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猛,如今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医疗技术、医学研究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屠呦呦荣膺医学诺奖,填补中国空白这一点便是明证。而且,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达76岁,大幅提高。然而,在世界上占50多位,与人均寿命全球第一的日本的83.3岁,相差近七年。日本凭借先进的医疗仪器,生物学医学诺奖得主较多,药物研发水平和诊疗水平一流,特别以高精密度的癌症筛查闻名。我国在这些方面与日本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加之就医环境尚有待提高。因此,中国富裕阶层中赴日本接受先进体检、诊疗服务的人数猛增,掀起了赴日医疗旅游热。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报告,到2020年,每年仅以体检为目的的中国游客就将超过31万人次。在包括山西太原在内的很多省会、直辖市,为赴日医疗旅游阶层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扎扎实实掌握在一年的翻译硕士笔译课程中学到的翻译理论、方法,笔者在一家总公司设在日本、在太原设有办事处的医疗中介公司实习了将近一年时间,从事病例、体检报告、诊断书等日汉互译笔译工作。本翻译实践报告拟从实习单位的概况、所翻译的病例材料的大体情况、日汉互译的实际案例、病例等医学资料翻译和一般资料翻译的区别与联系、翻译时遇到的问题点、解决方案等角度,以语法学、词汇学、翻译学理论为据,将这一期间的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书面总结,以期对致力于从事医疗日语翻译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