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新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为其今后的大学生活起到“基础免疫”的作用。为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择了某工科院校从2005至2008年四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四年间大学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选取2006级的一部分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毕业时与进校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选取部分特殊学生群体了解其心理健康的测查指标及其变化规律。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05-08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在这一部分,分析了四届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并对其人口学变量的差异进行研究。第二部分: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在这一部分,选择了因学业问题而退学的学生、保研学生、获奖学生。在论文中分别就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进行了解,以确定相关的指标。第三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选择部分2006级学生,针对他们在大一与在大四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纵项比较,了解作为新生与毕业生身份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结论:学生总体情况良好,学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更多的关注特殊群体:(1)心理健康的量表中抑郁症D、偏执狂PA、社会内向SI等三个指标有比较好的预测功能。(2)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3)文理(工)科学生之间也在某些MMPI指标上有显著的差异。(4)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大一新生。(5)特殊群体学生和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比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