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外部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家庭小型化、抚养比的不断上升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日益艰难,现有养老设施及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如何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应运而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外部环境为老年群体必要性、选择性和社交性等各类行为活动展开提供了场所,外部环境的质量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是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方面调查研究,发现深圳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外部环境设计存在着景观功能单一、空间局促,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深圳市8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为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运用使用后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对外部环境五大组成要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植物绿化、景观小品、活动空间进行调研分析,探讨深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外部环境设计方法,以期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性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由传统居家养老模式转为社区养老的变化,并结合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对深圳市人口特点以及养老政策进行研究,并针对深圳八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调研情况以及调研基础数据汇总分析,得出外部环境整体性评价;再次,分别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植物绿化、景观小品以及活动空间这五个外部环境要素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与3条设计原则:?安全与便捷的设计原则?鼓励交往的设计原则?生态性设计原则;最后,基于上述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运用于福田区园岭八角楼托养中心实际项目中;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功能丰富、环境优美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外部空间环境。
其他文献
在北方高校冰上教学中,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运用陆上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尽快消除对滑冰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冰感和掌握冰上动作.经实验对比表明,该教学方
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但是,对于一个个属于班级组成的具体个体、一个个有着各自不同成长背景
1黄瓜青枯病的发病症状黄瓜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棚室嫁接黄瓜发生普遍。顶部叶片先出现萎蔫,而后底部老叶,最后中部叶片。中午萎蔫得厉害,早晨、傍晚可以恢复。反复几天后,植
从遥感监测应用的角度考虑,针对杭州湾的复杂水动力特点,把影响泥沙再悬浮的水流紊动扩散机理概化为宏观上容易表达的潮动力因素,在分析垂向各层悬浮泥沙浓度(SSC)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水体近表层(0.2H)处SSC和水深、流速、潮情、潮时作为模型输入因子,垂向平均SSC作为模型输出因子,运用Levenberg-Marguardt优化算法对输入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对杭州湾澉浦
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北票地区每年中等程度发生,面积在7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