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经辨证探讨脾胃病证治规律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伤寒论》中的脾胃学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仲景对脾胃病的辨治不单归纳整理为太阴和阳明两篇,而且亦出现在太阳、少阳、少阴、厥阴四篇中,在外感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均展现出对脾胃的顾护并始终调治脾胃的学术观点。《伤寒论》是以六经理论体系为核心,建立了与脾胃生理功能有密切联系的外感病发生与发展以及演变规律的医学巨著,深入揭示了脾胃在六经病的病理变化,基于六经辨证方法阐述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法方药等方面内容,具有深远的临床指导价值。研究目的: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学者较为关注于分析仲景的六经辨证思想、脾胃学说思想,鲜少有将两者结合,分析基于六经辨证方式探讨脾胃病证治规律。本文以脾胃为核心,对于《伤寒论》中与脾胃的病、证、治等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去探究脾胃病之发展规律与特色。旨在总结整理仲景基于六经辨证体系中对于脾胃病的证治精髓,以便对脾胃病机分析层次更加清晰,治法将更简洁明了,利于后人在临床应用中把握关键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类整理的方法,详细论述《黄帝内经》关于对脾胃生理及病理表现的阐释及其对于《伤寒论》对脾胃病的诊治的影响,并对其中相关于脾胃的病、证、治、方、药以及后世医家治疗脾胃病临床医案几方面进行列举与总结。研究结论:1.脾胃病的辨治不应仅仅局限在脾胃,也离不开六经辨证,需要依据中医整体思维,从六经病的角度去辨治脾胃病,此为仲景治疗脾胃病之特色和精髓。脾胃病亦有六经病病机的特征,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皆可涉及脾胃,所以脾胃病可基于六经辨证去探究。2.张仲景在治疗脾胃病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证治规律及特点:运用六经辨证去论治脾胃病。即辨治脾胃病始终从六经病病机的角度出发,始终关注顾护脾胃,始终注重维护脾胃与其它诸脏的关系,以达阴阳平衡为治愈目的,掌握这些规律与特点,才有助于提高治疗脾胃病的疗效。
其他文献
汉语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方式之一,指称方式的合理运用影响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级韩国留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较多指称方式运用不当的问题,严重影响语篇衔接和连贯。本文通过
2013年,《草业科学论纲》出版了。书将发稿时,我《跋》中夹了这首小诗,表达一个老人向后来人乞求眷顾的拳拳赤诚。
通过对焊接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焊接技术应用的具体对策及应用焊接技术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阐述了矿山机械焊接产品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