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高灵敏度的串联质谱检测技术与高效能、高分离能力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干血滤纸片中视黄醇及其乙酸酯、棕榈酰酯、β-胡萝卜素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微量血检测诊断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症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本文详细考察了干血滤纸片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酰酯和β-胡萝卜素质谱、色谱分离分析和提取的最佳条件。在质谱分析中研究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解簇电压、碰撞能量、碰撞室入口电压和出口电压等,以获得分析的最佳质谱条件;在色谱分析中,通过对固定相、流动相、柱温的研究,以优化色谱分离条件;比较几种常用的不同前处理方法,通过计算不同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各物质峰面积,确定最适萃取方法。在最佳质谱、色谱和萃取条件下,采用内标法建立HPLC-MS/MS定量分析干血滤纸片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酰酯和β-胡萝卜素的方法,考察基质效应、线性范围、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本方法分析干血滤纸片视黄醇结果与HPLC方法检测血清视黄醇的相关性。结果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酰酯和p-胡萝卜素质谱检测条件得到优化;选择了C8柱作为固定相,含5%二氯甲烷的甲醇作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等度分离,柱温20℃等为最适宜色谱条件;100μl去离子水,200μl甲醇及300μl三氯甲烷对干血滤纸片中视黄醇及其前体的萃取效果最好。本方法测定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酰酯和p-胡萝卜素的基质效应分别为98.0%,96.7%,90.0%和82.1%。在标准曲线中的浓度范围内分析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2ng/ml,5.3ng/ml,6.3 ng/ml,53.75n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5ng/ml, 21.3ng/ml,25.0ng/ml,53.75ng/ml。加标回收率为85.5%,84.5%,83.5%和73.5%。批内变异系数4.30%-7.35%,批间变异系数4.85%-9.40%。50例6月-70月儿童干血滤纸片浓度的分别为0.48±0.16μg/ml, 0.115±0.06μg/ml,0.02±0.01μg/ml,0.19±0.11μg/ml。本方法分析50例儿童干血滤纸片视黄醇结果与其HPLC方法检测血清视黄醇结果相关系数0.81,表明具有相关性。结论用优化的质谱、色谱条件和提取方法,首次成功建立了HPLC-MS/MS定量分析干血滤纸片中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酰酯和p-胡萝卜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微量血标本(9.6μl全血)视黄醇及其前体定量分析的需要。为分析微量血维生素A提供一种简便、易行、高通量、多组分同步分析的方法,为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症的诊断奠定了方法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