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烧结SiC制备SiC/B4C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硼(B4C)陶瓷由于具有低密度、超硬度、高熔点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在军工、机械、化工、航天航空和能源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的碳化硼产品完全使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由于韧性低和高成本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碳化硼陶瓷中添加第二相(如TiB2、ZrB2和SiC等)形成颗粒增强的B4C基陶瓷复合材料,可增加碳化硼陶瓷的断裂韧性,然而由于其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形、开裂和高成本,使其在实际生产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所以,开发一种工艺简单和经济实用的B4C制备工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反应烧结SiC的原理,研究开发了一种工艺简单、烧结温度低、烧结过程无变形和性能稳定的SiC/B4C复合材料制备新工艺,研究工作对于碳化硼陶瓷的推广和应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反应烧结SiC制备出相对密度较好的SiC/B4C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原料中C含量对SiC/B4C复合材料物相、显微结构、体积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B4C、炭黑和金属Si为原料,在真空下经1550℃×40min无压渗Si烧结,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致密度的SiC/B4C复合材料。(2)SiC/B4C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B4C、SiC、Si、B13C2和B12.97Si0.3C2。渗Si烧结过程中,C与Si反应生成SiC;部分小颗粒的B4C与液态Si反应生成SiC、B13C2和B12.97Si0.3C2相。(3)SiC/B4C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为:SiC相和B4C相均匀分布,游离Si填充在B4C相和SiC相的空隙处,且形成了连续相。随着原料中C含量的增加,发生异常长大的B4C颗粒数量和异常长大的尺寸都增加。SiC/B4C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主要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方式。(4)随着原料中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原料中C含量为10%时,SiC/B4C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复合材料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4.39GPa、361.31MPa和4.41MPa·m1/2,复合材料开口气孔率、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分别为0.19%、2.58g/cm3和99.11%。
其他文献
[名人档案]rn刘洪,字元卓,出生于泰山郡蒙阴县(今山东省蒙阴县).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公元1 90年,刘洪发明了“正负数珠算”,成了“珠算”的奠基人,被后世称
期刊
学位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SLA)是快速成型技术(RP)中重要的一种方法,具有能耗小、成本低、成型精度高等特点,它的出现推动了制造领域的巨大变革。然而,SLA树脂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国产光固化树脂的性能不佳,国外树脂供应商的垄断导致了SLA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局限。为此,高性能、低成本树脂的开发对这项技术的推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混杂体系入手,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预聚体,脂环族环氧树脂
学位
豆油精炼废水水量大、有机物浓度高且易降解,用传统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浪费了大量的潜在的能源。本文以哈尔滨某豆油加工厂豆油精炼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预处理+厌氧+序批式活性污
钢筋混凝土是当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工程结构材料,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破坏是混凝土结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添加缓蚀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抑制钢筋腐蚀破坏的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节约能耗和投资、回收能源、产生的剩余污泥少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
情感障碍是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为抑郁、焦虑及抑郁焦虑共病,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功能恢复,还会增加致残率及致死率.目前医学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情感
固定态铵是水稻土中铵态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交换态铵、水溶态铵相互转化,确保了作物生长过程中铵离子的供应。固定态铵在水稻土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及在各粒级中的分配特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