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根尖周炎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根尖周炎模型,检测在大鼠根尖周炎模型中Janus蛋白激酶2(Jak2)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相关表达。方法:选择25只8周龄大小的SD大鼠,随即分成A、B两组,A组20只,B组5只,A组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封入PBS缓冲液小棉球,玻璃离子封洞,调合。A组大鼠分别于7、14、21、28天处死,B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于28天处死作对照组。所有大鼠取右侧下颌骨,剥离软组织,脱钙后进行HE染色观察根尖周病理变化;使用Jak2、Stat3、p-Jak2、p-Stat3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Jak2、Stat3、p-Jak2、p-Stat3在根尖周的表达和分布;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破骨细胞进行检测。结果:1.HE染色:A组大鼠术后7天,根尖周附近出现少量炎症细胞;术后14天,根管内牙髓坏死,根尖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进入急性期;术后第21天,根尖周附近淋巴细胞增多,牙槽骨出现吸收;术后第28天,淋巴细胞浸润继续增多,根尖周牙槽骨附近出现Howship陷窝。对照组大鼠无根尖周病理改变。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术后第7天,根尖周附近有少量Jak2阳性细胞;第14天,阳性细胞增多,达到顶峰,高于其他时间点;21天时,阳性表达开始下降;第28天时,阳性表达继续下降。正常对照组可见少量Jak2阳性表达细胞。实验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数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第7天,根尖周区域出现Stat3阳性细胞;第14天,阳性表达数剧增,达到峰值;第21天,其阳性表达开始下降;第28天,表达量继续减少,与对照组相近(P>0.05)。其余时间点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可见少量STAT3阳性细胞。(3)术后7-14天,根尖周区域p-Jak2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在14天达到最大值;第21天,其表达明显减少;第28天,p-Jak2表达继续减少,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第28天外,其余时间点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偶见p-Jak2表达。(4)术后第7天,根尖周炎症浸润区p-Stat3阳性表达细胞增多;第14天,其表达量达到峰值,高于其他时间点;术后第21天,p-Stat3阳性表达减少;第28天时继续下降,表达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偶见p-Stat3阳性细胞。3.酶组织化学染色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处可见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术后第7天,牙槽骨吸收区域可见少量破骨细胞表达;第14天,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增多,达到顶峰;第21天,其表达开始下降;第28天,破骨细胞表达继续下降,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织根尖处少见破骨细胞表达。结论:Jak2和Stat3在根尖周炎的形成过程中表达量较高,以及其在病理过程中与破骨细胞产生的趋势有相关性,可推测其参与了根尖周炎的病理过程以及周围骨组织的吸收。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高速、高精度、全数字化电路的锁相信频器的设计,该锁相倍频 器对于切换的输入信号能保证在两个周期内锁定。对于变频信号,其频率跟踪速度也 快。在环路中使用了单片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海尔集团创新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企业的文化一直在创新,这是其变之处,但也有不变的地方,如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
采用盐酸和氢氟酸两步法湿法提纯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当工艺条件为w(HCl)=8%,w(HF)=6%,可使铁中杂质质量分数降到26×10-6,去除率达到99.1%;铝中杂质质量分数降低到60×10-6,
本文首先追溯了股利理论的演变以及国内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结构近况,并选取2010年到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作为样本,把样本按照不同的股权结构分为股权分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