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儒学道统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统论一直是作为儒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形态而存在的,其实质是确立儒学的正统性和维护儒学的纯洁性。宋明儒学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道统理论也成蔚为大观之势,不仅左右了当时的思想界,也成为后世近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宋明“新儒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初始、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无疑是其成熟阶段,而宋初柳开、王禹偁、孙复、石介及欧阳修为代表的儒学,则是其初始和发展阶段。鉴于学界对成熟时期的研究比较完善,本文试图以其初始和发展阶段为对像,以诸儒所构建的道统论为主线,来分析和考察宋初儒者在儒学走向繁荣过程中,与唐代后期韩愈、皮日休道统思想的承接关系,以及对后世儒学道统思想所发生的作用。为了能较准确的把握该时期的道统思想形态,本文共分三章来分述诸儒的道统思想。第一部分为道统论的创始阶段,以唐代韩愈、皮日休为代表,从古文运动、排斥佛老、初创和发展道统体系入手,阐述了道统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第二部分为道统论在宋初的初现,以柳开、王禹偁在古文运动中对道统论理解为主线,从对“文、道”关系的不同诠释展开了道统论在宋代初始形态。第三部分为道统论在宋初的发展阶段,以孙复、石介和欧阳修为代表,他们总结了前儒的道统思想,从排佛、斥时文到文、道合一,试图将文统、道统、治统三者统一起来,为道统论走向成熟作了理论的铺垫。通过对这一时期道统论的考察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创立并维护儒家道统论,使儒学体系不仅在“道”论述上更有逻辑性,也证明了“统”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从而使儒学在面对外来思想的侵入时,始终都能保持其理论的整体性不被轻易瓦解。二、以复兴儒学重构道统为契机,从不同的切入点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增补圣贤加入道统,使儒学的发展更据有社会现实意义,拓宽了儒学自身的发展空间,延长了儒学的存在价值。三、站在儒家道统的立场上,深入讨论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宋初诸儒排斥佛、老的态度之坚决是无可质疑的,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当政者对二教并不反感的事实。宋初诸儒不得不重新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为他们的后继者最终能吸收二教的思想,以促进儒学自身发展找到思考的方法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儒学道统论由伦理型向哲理型转变,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做了基奠。
其他文献
<正> 铜鼓作为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在使用时经常成双成对,这种成双成对使用的铜鼓往往被称为“雌雄鼓”,或曰“公母鼓”。最早提出铜鼓分雌雄的是明
2008年底,随着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其债务规模也空间壮大。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我
为了减少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改善水分利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双垄全膜覆盖不同时期覆膜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
<正>凉山彝族的手工艺术像一扇装满记忆的窗户,如两岸摇曳着鲜花的溪流,在她 古朴而灵动的展示中,诉说着凉山彝族人对生活的认知和对先祖情感、习俗的传承。 民居:粗线条的外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焚烧危害
如今,在莫高窟,放有王道士骨灰的道士塔仍静静地竖立在鸣沙山下,塔上敷着白色,呈不规则的喇嘛塔形制,有点像个长葫芦,使用这种塔来安葬一个道士,显得极为奇怪,不过这倒与王道
影响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活力和员工对企业、对环境的认识两方面,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使企业看到存在的问题,找到需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优劣。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方面极为明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
随着现代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有企业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对国有企业稳定良好发展具有较好促进作用。当前国有企业
李唐享祚近三百年,在初唐约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一段周革唐命的时期,这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武周政权打破了唐初以来的关陇集团本位,为下层寒士的晋身大开方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