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光周期对樟子松实生苗抗寒性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是华北北部的造林树种,亦适作园林绿化树种,抗寒性很强。通过对2年生樟子松实生苗进行了4个不同温度+光周期处理:长光周期高温(16h/8h,15℃)(LDHT),长光周期低温(16h/8h,3℃)(LDLT),短光周期高温(8h/16h,15℃)(SDHT),短光周期低温(8h/16h,3℃)(SDLT),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樟子松抗寒发育的影响及两因子对抗寒性的影响是否呈加性。分别用电导法(EL)、褐变法(VSD)和荧光法(CF)测定了针叶的抗寒性,用电导法测定了茎和芽的抗寒性;测定了茎和针叶的干重/鲜重比(DW/FW)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通过对田间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樟子松分别进行抗寒性、电阻抗参数、相关酶(还有其他的生理指标)的测定,验证电阻抗参数及酶与抗寒性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它们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经恒定的温度与光周期处理后,樟子松苗的针叶、茎和芽的抗寒性分别达到其相应的固定水平。但各器官达到的抗寒性固定水平不同。2.低温与短光周期对樟子松苗抗寒性的影响并非呈加性。3.高温+长光周期处理能够诱导抗寒性增强,不支持“高温+长光周期处理不诱导植物增强抗寒性”的假设。4.三种方法测定的针叶的抗寒性有差异,但具相关性,在实践中应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综合评定树种的抗寒性。5.低温处理的茎和针叶的干物质含量和抗寒性相关性高,高温处理的相关性差;叶绿素含量和抗寒性的相关性没有规律;未经冷冻处理的针叶的Fv/Fm和针叶的抗寒性呈多项式相关;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和抗寒性不直接相关。6.树木年龄对电阻抗图谱、电阻抗参数影响较年发育阶段大。7.冷冻处理后,茎的电阻抗参数弛豫时间τ1和针叶的细胞膜时间恒量τm可以和胞外电阻率re一样作为计算抗寒性的参数。8.樟子松苗抗寒性较强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抗寒性较弱时,SOD活性低,POD活性相对较高。9.樟子松苗抗寒性强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寒性弱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10.樟子松苗的抗寒性强时,丙二醛(MDA)含量较低;抗寒性弱时,MDA含量较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2,6-二氨基甲苯(DAT)、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和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TBDA)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考察了DAT/MDA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固
财税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骨架,也是大国竞争的关键。2017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税改法案,总体而言,此次税改是美国近30年来第一次系统性减税,法案框架涉及范围广、减税力
本文从电能计量装置周期检定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在检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做好检定工作的相关建议。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强化检定工
<正> 患者,男,44岁。左前臂肿块40天,生长迅速,有轻度疼痛。检查:左前臂皮下可触及一1×2cm大小肿块,可移动,有轻度压疼。行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左前臂皮下,与周围组织
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中,声音与画面都是互相对应、互为补充的。画面是叙事的基础,是声音的承载体,传达给观众的是具体的形象的视觉感受;声音可以补充说明画面,依托画面创造一
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发展伴随着城市治理的理论、制度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更新需求。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产生的自愿地理信息(Volunteere
目的观察一体化护理运用到剖宫产产妇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剖宫产产妇12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产妇
为了提高仪器光谱定标精度,降低谱线偏移对地物反射光谱数据反演精度的影响(特别是大气吸收峰附近),根据星上光谱定标的特点,介绍了星上光谱定标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实
介绍了一种基于谱线匹配技术的星上光谱定标方法,该定标方法选取大气吸收线作为匹配谱线,采用相关系数法作为匹配结果判定条件标进行光谱定标。为模拟星上定标过程,将谱线匹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欧美对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已经成熟,而我国近几年来才开始建设一些示范工程。为给柔性直流输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