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传统风俗画意境在民居院落设计中的呈现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民居大多为内院式住宅,院落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产生城市建筑逐步趋同,城市差异越来越小,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而研究传统民居院落其中的空间构造、生态哲理、审美意境对今天创造新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民居院落是需要我们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的宝贵资源。由于多种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民居存留的物质遗产较为有限,多为明清时期遗存,而历史上曾经记载的优秀民居院落实体已荡然无存,只能通过历史文献的查找得以窥斑见豹。因此,从历代的传统风俗画中获取参照,无疑是一个恰当的、较为真实的文本借鉴途径。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反映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风俗画,而这些画作多以描绘时下社会习俗及日常生活场景为题材的绘画文本,典型的、真实的反映了民居院落环境,理想化、情景化、唯美化的描绘了院落与人物的情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意义。以往对风俗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绘画内容,技艺手法、审美和历史文化的解读上,本文以传统风俗画中的民居院落、场景、景观、绿植、空间尺度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作品,著作研读和实地对照考察,展开系统性研究。思考如何在时代的变革中保留传统特色,传续中国传统院落的人文意境,以尊重传统美学和史学的立场与视角,重新审视当代民居院落设计中日渐消失的传统人文精神和审美意境。探索将中国传统风俗画审美意境、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景观、绿植、庭院尺度等所构成的场景、与现代院落空间设计相融合,并形成兼具性、独特性的设计方法,即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对传统风俗画中民居院落的人与空间、环境、尺寸、景观、植栽等要素所构成的意境展开系统的解析与归纳,并借鉴传统风俗画中对民居院落的营建手法,应用于现实项目环境设计之中。考虑到项目具体的现实需求,尝试选择与项目场景相关的风俗画绘本与项目设计进行针对性研究,探索既具有传统民居特色又适合现实应用的院落环境设计方法,并运用于阆中古城书院实践项目中。希望通过方法论的研究结合具体项目设计实践,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印证和转换,践行古为今用的思想,同时,有效发挥传统风俗画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能力和水平差异等原因的存在,伴随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数量以及贫困程度日益加大,部分贫困生陷入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学
本文在分析振动压实时土体的不对称滞回特性和振动压实过程中振动与波在土体中传播及其压实效应的基础上,给出了土体的不对称滞回力模型,建立了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非线
2009年1月,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单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概括叙述了动画的总体含义,并结合其需要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点做出归纳,分析动画影像和当今科技应用软件发展的内在联系。
中国科幻中的城市题材小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总体而言,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作家在想象城市时,受到“科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大,一般倾向于从现实出发去勾
由于传统的大修模式存在随意性大、标准不统一、经济性差等问题,再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工程机械的修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基于再制造技术的大修方案,依托再制造产业的技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