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有效部位、单方及复方所含的化学成分复杂,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采用常规制剂技术难以保证多组分中药同步均衡释放,并进一步导致各成分在体内的转运时间和疗效发挥速度的显著差异,很难达到成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目的,不能遵循传统中医用药的整体观。因此,采用合适的同步均衡释放评价方法选择适宜的同步均衡释药技术是提高中药疗效的关键。本研究选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丹参酮、丹酚酸和三七总皂苷为模型药物,根据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药剂学特点分别将其制备成具有特定释放特性的微丸,然后将其按一定比例组合,装胶囊,制备成可使多种组分(如丹参酮、丹酚酸、三七总皂苷等)同步均衡释放的缓释胶囊剂。具体内容如下:(1)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建立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原料和制剂的分析,为不同释药速度微丸的处方筛选研究及其缓释制剂的组合释放研究提供基础。(2)丹酚酸不同释放特性微丸的制备:采用单因素和星点设计-效应曲面法考查丹酚酸速释微丸和丹酚酸迟释微丸的处方和工艺。确定出最佳的丹酚酸速释微丸的处方为10%PVPP,20%微晶纤维素,70%丹酚酸提取物;丹酚酸迟释微丸的处方为HPMC用量为48%,PVP K30用量为27%,乙醇浓度为69%。以丹酚酸迟释微丸为丸芯,单因素考查不同包衣材料、包衣液配方和包衣增重,得到最佳的丹酚酸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为优特奇RSPO包衣剂,增塑剂用量为包衣材料用量的10%,增重10%。(3)丹参酮不同释放特性微丸的制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查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确定出最佳的处方制备工艺是药辅比为1:5,温度为70℃,PEG4000:PEG6000为1:1,增溶剂为泊洛沙姆。经IR、DSC、X光衍射等测定,判定形成的固体分散体为填充型固态溶液,与药物辅料的物理混合物区别明显,2h的溶出度提高25倍以上。以此固体分散体为原料采用滴制法制备丹参酮速释微丸,单因素法考察丹参酮速释微丸的制备工艺,最终确定采用黏度为1000cs的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冷凝剂温度为20℃,滴距为4cm,滴速为30-40d·min-1;以丹参酮固体分散体速释微丸为丸芯,单因素考查不同包衣材料、包衣液配方和包衣增重,得到最佳丹参酮肠溶微丸的包衣处方为雅克宜肠溶包衣剂,增重15%,丹参酮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为尤特奇RSPO为包衣剂,增塑剂用量为10%,增重20%。(4)三七总皂苷不同释放特性微丸的制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查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冻干粉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确定出最佳的处方制备工艺为:磷脂:胆固醇为6:1,水相:有机相为1:4,药物浓度为20mg·ml-1,磷脂用量为150mg。以此冻干粉为原料采用塑制法制备三七总皂苷速释微丸,微丸可迅速崩解,水化形成平均粒径为220.5nm的脂质体,粒径分布较好,zeta电位为-71.2mV,表明制备的脂质体比较稳定。以三七总皂苷脂质体速释微丸为丸芯,单因素考查不同包衣材料、包衣液配方和包衣增重,得到最佳的三七总皂苷脂质体肠溶微丸的包衣处方为雅克宜肠溶包衣剂,增重10%,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为尤特奇RSPO为包衣剂,增塑剂用量为10%,增重4%。(5)多种组分同步均衡释药系统的制备:选取上述9种不同释放特性的微丸,根据需要将其组合,装胶囊,制备成可使多种组分(如丹参酮、丹酚酸、三七总皂苷等)同步均衡释放的缓释胶囊剂。通过调整各种释放特性微丸的比例,可以达到不同的释放效果。与普通胶囊相比该胶囊的释药速率明显减缓,释药曲线相似性较高,能够起到良好的同步均衡缓释作用,且三种组分的释药机制均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