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脑肿瘤,而原发灶又以肺癌多见。目前对于脑转移瘤一般进行放射治疗,对于全身有广泛转移的,再配以化疗。如何从影像学上准确的来评价其治疗效果,正确预测临床病情呢?这就需要有一种合适的检查手段,作为评价其效果的“金标准”。CT灌注成像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一种功能成像,可通过病灶的灌注参数来判断肿瘤的MVD,继而对肿瘤的活动性、病理分级及预后进行评价。
CT灌注成像是从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一层或多层)进行同层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和表面通透性等参数,通过伪彩处理得到脑组织灌注功能图,用来表现并评价脑组织的灌注状态。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而获得组织的功能
方面的信息。因而CT灌注不仅准确显示常规CT、MRI检查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同时还能揭示脑肿瘤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目的
通过对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病例行CT灌注成像,来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血流状况定量研究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应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螺旋CT,对32例临床资料证实的肺癌(包括鳞癌10例,腺癌18例,小细胞肺癌4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CT灌注扫描,使用PerfusionCT专用软件处理,显示血流灌注图,人工勾画ROI,获得瘤周水肿区的rCBV和肿瘤组织的PS,并与对侧脑组织相应的灌注参数和病理类型进行比较,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rCBV明显低于对侧脑组织,且近瘤周水肿区比远离瘤的水肿区的rCBV要低,提示为血管压迫性水肿。
2.肿瘤PS值明显大于对侧正常脑组织。
3.三种类型的肺癌其脑转移瘤的PS值无明显差异。
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定量脑转移瘤的血供状态,检测出瘤周水肿区的低灌注状态和肿瘤高血管通透性,可以预测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