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格物”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给当时的学者们带来深深的刺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动荡等现实如同一记重锤深深地敲击在人们的心上,这记“重锤”敲醒了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和危亡意识的儒家学者,使他们幡然醒悟到主张读书、静坐的程朱、陆王之学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时,已经发挥不了拯救时艰的作用。因而这些学者一反“良知”、“天理”之学,转而开始投向经世之学的研究和发展,颜元正是这些学者中的其中一员。本文立足颜元著作文献资料以及现有研究成果,力图对颜元“格物”思想做一较为系统的解析和评价,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颜元“格物”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明末清初,政权的更替造成社会极度动荡,明政权的腐败统治以及满清政权的高压政策,使得各种矛盾被空前的激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天崩地解”的乱世,颜元的“格物”思想正是在这样一个大乱的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加之明王朝政权的覆灭刺激了一批爱国学者,一时之间,经世学风兴起,颜元作为其中一员,极力主张“崇实反虚”,因此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颜元建立起了自己的“格物”学说。第二部分:叙述了颜元“格物”思想的理论依据。颜元认为程朱、陆王之学之所以形成错误的“格物”观,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都持错误的本原论和人性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而不是“理”,更不是“良知”,人性本恶、“存天理、灭人欲”等错误人性论观点将程朱、陆王之学的格物观引向更加深层的错误之中,导致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中不能正视功利,进而造成其学术逐渐变空虚无用。因此颜元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气”为万物本原的观点,强调“理气一致”,由于“理”“气”都是善的,人禀气而生,因而人性也是善的,不仅如此,颜元还正面认可了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与此同时,颜元也承认“恶”的存在,如果一味受到不正当物欲的牵引,人自身“善”性就会遭到遮蔽,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善”性,颜元提倡进行“格物”的功夫。第三部分:该部分主要探讨的是颜元“格物”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明确了颜元学术思想中“格”与“物”的含义,提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进行实际的练习。对于人们热衷的成圣成贤问题,颜元认为,即使只精通“一艺”也称的上是君子,所以在“物”的内涵方面,颜元最重视“六艺”。相较于宋明理学的“格物”思想,颜元更加重视直接经验,强调在实事实物上用功,因此实现“格物”的途径之一就是“习行”,不仅见理于事,而且在事上习理。除此之外还要“习敬”,在“格物”的过程中,要具有严肃端正、恭敬谨慎的态度。在探讨了“格物”的概念和实现“格物”的途径之后,颜元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尝试性地将“格物”思想运用于社会经济等方面改革理论的构建之中,提出了“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的改革主张。第四部分:在该部分对颜元“格物”思想的特点做了简单总结,并分析了“格物”思想的贡献与不足,探讨了“格物”思想的当代价值。颜元在阐发“格物”思想时,遵循学、教、治一致的理路,由浅入深,由学术至实务,层层递推,条理清晰,完美调和了“复古”与“经世”的关系,其“格物”思想既有可靠的理论依据,符合孔孟之学的学、教、治原则,又不是完全的僵化守旧思想,于“复古”上开出“经世”之花,构思可谓精巧。颜元“格物”思想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推向了高潮,无形中扩大了经世之学的影响,不仅起到了驳斥空疏学风的学术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颜元“格物”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颜元的“格物”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其自身存在着不足,过分重视实践以及轻视间接经验、轻视著述讲学的活动等缺陷,使颜元思想无法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传播。颜元“格物”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我们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个人综合能力,不仅要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解决实际事物的能力,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在学校方面,应丰富教学形式,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动手操作,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向结合。
其他文献
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促使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不断加快速度建设城镇化,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以及翻新改造城市项目增加了对土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一直是图像融合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红外图像反映物体热辐射信息,对隐藏目标具有较强的指示特性。将其与分辨率高、场景纹理清晰的可见光图像融合,能
研制了一种微型热管,作为感应荧光灯泡腔体内部热源与散热灯头座之间的热边接物。实际测试表明,热管均匀地很快起动,温度特性良好,基本上满足了使用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固有的特殊性使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日益受限,尤其是薪酬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的薪酬机制,普遍存在着平均分配、晋升渠道单一和论资排辈现象,缺乏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对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为了让国有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更具竞争优势,其薪酬机制的优化和激励作用成为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点。国内外的学者对于薪
男生怕写作文,一直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难题。本文通过列举现象,反映男生渴望写好作文却写不好的真实状态。再从男生生理心理发展、学习方式的需求、当前习
最新研究结果讨论了溶解于离子液体的聚丙烯腈(PAN)新型纤维纺丝技术中的科学、试验及技术问题。研究喷丝头、凝固浴及不同后牵伸步骤中成纤条件的变化,重点关注凝胶状态及干
针对电气设备具有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人员、器具、设计、环境与过程等方面入手,提出设备安全调试要求及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旨在为实际的电气设备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其科学的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法 选取东北某社区各阶层13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统计其饮食结构,通过讲座,视频课件,书籍,微信等给与科学健康指导
无梁楼盖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结合实际工程,对比分析了两种无梁楼盖体系在不同跨度下的受力特点及经济性,指出现浇空心无梁楼盖方案的优势,归纳总结了无梁楼盖设计过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具有奠基性、整合性、实践力、迁移力等特征,这与具有高阶思维、重视体验、力求整合、关注生成的深度学习有着彼此的契合性。因此,深度学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其在基础教育界发展的具体表征便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