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完善相关政策,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中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进一步阐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路径,为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明了方向和实施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提升生态治理效率和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总体生态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在个别地区还存在恶化的态势。目前,生态治理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虽然多年来的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但生态治理是一项动态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背景下,对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成效与改进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协调推进生态治理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大鹏新区是深圳成立时间最晚、经济总量最小、生态环境最优美的一个区。2011成立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大鹏新区明确提出了“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的发展方针,并在2014年将大鹏新区确定为深圳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大鹏新区承担着为深圳乃至全国生态治理探路的历史重任。大鹏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大鹏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改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本文以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大鹏新区作为典型案例。本文作者从大鹏新区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辅以实地调查的数据为支撑,分析大鹏新区生态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国内外生态治理的案例进行横向比较,提出改进大鹏新区生态治理的推进措施。试图进一步完善大鹏新区的生态治理,让大鹏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长效的保护。与此同时,我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角度出发,尝试探讨如何优化政府的生态治理机制,构建多元生态治理体系,从学术的角度为各地的生态治理提供新的思考,从实践的角度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措施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