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城乡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涵盖方方面面,其中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就是重要内容。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系统,它们的合理配置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尤为关键。现阶段,相比于城市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关于乡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结合政府对其资源分配所产生的绩效情况为依据来研究乡村基础设施的配置。二是乡村基础设施的分项资源配置研究,也就是深入研究某一项或某几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以村民需求为导向的基础设施配置研究。但总的来说,综合各分项资源按需统筹配置的研究仍待深入探索。本文主要研究礼泉县213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配置,探讨基于乡村发展潜力评价的基础设施配置理论方法,重点探究道路交通设施、给排水设施、电力电信设施、能源设施、环卫设施等子系统。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乡村基础设施配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重点。对礼泉县乡村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把握,明晰其供给机制是趋于输入型还是回应型,总结出礼泉县乡村基础设施配置的供给模式。(2)构建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将礼泉县域乡村发展潜力分为强、中、弱三级,并综合分析了礼泉县各镇、社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明确薄弱方向。(3)在乡村发展潜力分级的基础上将礼泉县乡村类型划分为8小类,归纳出不同乡村适应的基础设施配置类型、标准和要求,且以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配置模式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本文聚焦于礼泉县乡村基础设施的配置问题,创新性的从乡村发展潜力评价的角度研究了乡村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以期为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资源统筹配置以及乡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