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源扰动因素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动物体是由宿主自身与宿主内定植的微生物共同组成的超级生物体。宿主与宿主内微生物共同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决定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外源环境因子如饮食、药物、化学致癌剂等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改变,同时,宿主自身也可能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改变了的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决定了生物体新的健康状态。所以研究外界环境因子诱导下,随着生物体健康状态的改变,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改变,对解析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作用,评价完整生物体的健康状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以一种化学致癌剂1,2-二甲肼诱导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对结肠癌癌前病变形成过程中,肠道菌群组成的渐进性变化以及经两种中药预防,随结肠癌癌前病变的减轻,肠道菌群组成发生的相应改变进行分析。28只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3组采用化学致癌剂二甲肼皮下注射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癌癌前病变,其中两组分别给予黄连吴茱萸水提取物以及中药成药金复康对结肠癌癌前病变的形成加以预防,另设健康对照组,不注射致癌剂。采集实验第3,5,9周大鼠的新鲜粪便样本,应用优势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区)PCR-DGGE以及拟杆菌、柔嫩梭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类群特异性PCR-DGGE方法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动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二甲肼诱导组大鼠的肠道优势细菌与柔嫩梭菌的组成在实验第3周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在实验第5周与健康对照组具有差异趋势,而在实验第9周,当单纯二甲肼诱导大鼠形成(37.7±2.6)个异常隐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全结肠时,其肠道优势细菌与柔嫩梭菌的组成与未见明显ACF的健康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Martens’uncertainty test结合ANOVA检验(p<0.05)结果提示优势细菌中的2条PCR-DGGE条带与柔嫩梭菌的5条PCR-DGGE条带是区分第9周2组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PCR-DGGE条带,将这些条带进行割胶测序,这些条带为Ruminococcus obeum与Allobaculum stercoricanis等的类似菌。针对部分差异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证实,实验9周,单纯二甲肼诱导组大鼠的肠道Ruminococcus obeum与Allobaculum stercoricanis的类似菌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CR-DGGE结果相符。单纯二甲肼诱导组大鼠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其双歧杆菌数量也没有明显改变。本研究结果提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动态监控疾病高危动物或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可能会成为一种无损伤性的评估宿主健康状态的方法,肠道菌群组成偏离健康群体的动物,其机体的健康状态可能也发生了改变。另外,实验第9周二甲肼诱导结合黄连吴茱萸水提取物处理组大鼠的ACF数量为(16.7±1.2)个ACF/全结肠,二甲肼诱导结合中药成药金复康处理组大鼠的ACF数量为(15.1±2.9)个ACF/全结肠,与单纯二甲肼诱发组相比,两种不同的中药对结肠癌癌前的形成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优势细菌的PCR-DGGE结果为,两种中药组大鼠的肠道优势细菌与单纯二甲肼诱发组具有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的结果为,随ACF数量的下降,两个给药组大鼠的肠道Ruminococcus obeum与Allobaculum stercoricanis类似菌的数量也均明显低于单纯二甲肼诱发组。目前评价药物预防有效性需要解剖动物,记数ACF数量,我们的结果提示,监控动物粪便中Ruminococcus obeum与Allobaculum stercoricanis类似菌的数量具有非损伤性评估化学药物对结肠癌预防效果的潜能。本研究第二部分分析了一种益生元物质对人源菌群(human flora-associated,HFA)仔猪大肠各段粘膜黏附菌、内容物细菌与粪便菌群组成的调节作用。样本取自10只HFA仔猪(5只给予益生元,5只作为对照)的盲肠、结肠近端与结肠远端三个位置的内容物和黏膜以及粪便。应用优势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区)PCR-DGGE以及柔嫩梭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类群特异性PCR-DGGE方法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PCA与PLS-DA,对10只HFA仔猪的大肠各段菌群组成情况进行分析。大肠各段的优势细菌组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结肠远端黏膜黏附Clostridium sartagoforme的丰度明显高于其它位置,而Streptococcus pasteuri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丰度在结肠远端黏膜中降低。各段内容物与粪便中的优势细菌组成相似,而黏膜与内容物中优势细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Escherichia coli与一种非培养的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E308(DQ 326831))的类似菌在内容物中的丰度高于黏膜黏附菌。柔嫩梭菌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Clostridiaceae bacterium NML的类似菌出现在所有HFA仔猪结肠远端黏膜以及部分HFA仔猪的结肠远端内容物和粪便中,而在盲肠和结肠近端均不存在。大肠内不同部位的生理环境不同可能是各段细菌组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而位置特异性的细菌可能行使着特定的功能,对宿主生理状态的维持起到一定作用。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组成简单且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本次实验用益生元对HFA仔猪肠道柔嫩梭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明显增高盲肠与结肠近端内容物中Ruminococcus bromii strain YE282类似菌的丰度。益生元对大肠各部位优势细菌、乳酸菌与双歧杆菌的组成调节能力均不明显。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研究是针对我们构建HFA仔猪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们的两次HFA仔猪实验中的24只受试仔猪中的17只发生严重腹泻最终死亡,经鉴定死亡原因为供体粪便菌悬液中的一种机会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仔猪感染。目前用于构建HFA小鼠/大鼠的人供体选择标准为表面健康,距离粪便样本采集日至少3个月内没有任何消化系统症状与代谢性疾病,也没有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及添加剂摄入。本实验所用的人供体符合这样的标准还是引起了HFA仔猪死亡。该现象提示,目前应用的供体选择标准对HFA动物的构建还不完善。本研究提出了新的供体粪便菌群悬液安全性评价标准,首先要用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等对供体粪便菌群悬液中的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进行检测。其次,使用大剂量(正常剂量的5-10倍)初筛检验合格的供体粪便菌群悬液灌注自然分娩的初生仔猪,灌注至少3天做为预实验。只有预实验中没有遇到问题的供体粪便菌群悬液才能用于HFA仔猪模型的构建。遵循这样的标准,目前为止,我们的HFA仔猪模型没有再遇到大批动物死亡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专利侵权诉讼往往伴之以专利行政确权,两个程序叠加、交织,导致侵权诉讼时间过长,不利于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需要完善司法、行政两个程序,加强彼此间的衔接和协调。
罗宾逊的《谁翻译》一书参照多个学科的理论,从形象化的比喻入手,对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理性主义翻译观的局限性,构建了解构主义的译者主体性理论模式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线束的设计合理是保证汽车安全驾驶的条件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线束的设计流程,及核心原材料的选型事宜。原理设计,3D布局是线束设计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翠争内部控制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公司治理各子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本文继承了符号学的研究成果 ,从符号学出发研究了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通过对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分析 ,认为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方法的运用是由语言的符号关系决定的。
人体隐喻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足"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之一。本文基于英汉语料,对英汉"足"隐喻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两种语言中"足"用法在隐喻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则故事告诉我们窄路相遇,无可退让,勇敢、勇猛并且有谋略的人能够获胜。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克服畏惧心理才能正确面对写作。 A story in Biog
诺思的《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论著,他在其中阐述的有关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我们研究非正式制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他在这篇论著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很值
雷暴是一种强对流性天气,其中伴随着雷鸣和闪电,雷暴作为春末以及夏季的降水来源,与此同时其危害也是巨大的,每年都会带来灾害,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如今搭乘飞机
幼儿主体性是幼儿发展的核心内容。幼儿教育就是要发展幼儿主体性。由于长期的预成课程模式的影响,在幼儿园的现实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未能真正得到重视和实现。以游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