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一种将高科技运用于现代建筑,能够为人们创造高标准生活质量和高效率工作环境的一类建筑,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发展而产生的集结构、系统、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优化组合体。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应用前景广阔。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建筑领域也掀起了智能大厦研究的热潮,但是目前国内存在着对智能大厦本质认识模糊的现象,因此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智能大厦评估体系,有利于澄清概念,对智能大厦的实施起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有关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现阶段研究智能大厦评估系统的意义。在分析我国的智能建筑评估发展状况时,主要介绍了建筑智商评价法、GBIAM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及国外的一些主流评价方法,并对这些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研究分析,最终选择运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对智能大厦智能品质进行评价。其次,在对智能大厦概念及其体系结构系统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的能力、降低运营成本的能力、预防外来入侵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为指标的智能大厦智能品质评价体系。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物的智能品质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所举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提出了今后学习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智能大厦智能品质的综合评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大厦智能品质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实了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