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依托咪酯方案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效果比较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等效依托咪酯方案(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可行性,比较等效依托咪酯方案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临床使用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手术时间、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随访情况。探讨等效依托咪酯方案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优越性。  方法:(1)选择施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2~75岁,体重42~90kg,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Anesthesiologists,ASA)病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层,患者ASAⅠ~Ⅲ级,各层按单纯随机法分组,按麻醉方法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实验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照组),各60例。(2)全身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m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2mg/kg;麻醉维持:对照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0.004~0.005mg/kg/h,丙泊酚5~6mg/kg/h),实验组持续注射泵注入瑞芬太尼、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瑞芬太尼0.004~0.005mg/kg/h,依托咪酯乳剂0.5~0.6 mg/kg/h,丙泊酚2.5~3mg/kg/h)。(3)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入室(T0)、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进行30min(T3)、手术进行60min(T4)、手术进行90min(T5)、停药(T6)及拔管(T7)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随访术中是否有知晓及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1)两组患者均衡性(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及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2)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均维持在65~40之间,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与T0比较,T1、T2、T3、T4、T5、T6、T7时收缩压明显下降,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但麻醉过程中基本平稳(P>0.05);T1、T2、T3、T4、T5、T6时舒张压明显下降,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但麻醉过程中基本平稳(P>0.05);T2、T3、T4、T5、T6时心率明显减慢,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4)对照组:与T0比较,T1、T2、T3、T4、T5、T6、T7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麻醉过程中基本平稳(P>0.05);T2、T3、T4、T5、T6、T7时心率减慢,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3、T4、T5、T6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实验组出现2例颅内血管痉挛,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对照组出现3例颅内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7)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8)均无术中知晓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发生。  结论:(1)等效依托咪酯方案能保证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维持阶段适宜的麻醉深度。(2)等效依托咪酯方案进行全麻维持相对于单纯丙泊酚全麻维持可以减少血压下降幅度。(3)等效依托咪酯方案进行全麻维持可以减少心率下降幅度,使心率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4)等效依托咪酯方案的全身麻醉维持,唤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稍长,但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对发生在广东湛江的椴六点天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椴六点天蛾1年发生6~7代,且世代重叠,主要以蛹越冬.世代历期51~73 d.其中
目的: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设计》(编号30571620)研究结果的一部分。本项目研究前,国内外对二分类敏感问题和多分类敏感问题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研究,仅仅局限于简单随机抽样,实际应用也主要局限于小范围特殊人群小样本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或将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整群抽样、(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资料误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有关公式来统计分析。本文选定了二分类敏感问题Warn
2017-2019年,在长江流域及黄淮沿淮麦区6个县(市)开展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发生程度
为获得高效拮抗丹参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防菌株,该研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对丹参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筛选.结果 表明,从丹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47株放线菌中,成功筛
为明确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连续3年在辽宁沈阳开展了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及羽化进度调查和性诱监测.结果 表明,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中旬,羽化高峰期在6
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出对核桃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核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核桃叶点霉(Phyllosticat juglandis)3种病原真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