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倡导下,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已经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英语阅读教学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某些地区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应试型的,一些教师在阅读课上多进行的是句子语法分析,生词用法举例,即使有检测阅读效果的提问和讨论,也往往是流于形式,学生成了被动的受检查的对象,而不是主动的阅读参与者。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应试教学模式,就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层面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提倡的是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同时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语言活动,活动涉及到语言技能的习得和运用,也就是说培养的是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后,通过对语言信息的整理,能够把输入的材料准确地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任务型语言教学与阅读教学在强调应用的这一理念上是一致的。因此,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能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本论文首先就通过任务型阅读活动以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文献研究,其内容包括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任务的组成要素,实施任务的步骤,任务型阅读活动的评价以及任务型阅读的原则等。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两个研究假设:(1)任务型阅读活动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实施任务型阅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为了验证来自于理论的假设,我们在河北廊坊八中高二九班56名学生中进行了实验。本研究为探索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开展任务型教学的行动研究,采用前测与后测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话题、设计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再由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通过个体、双人、小组、全班等活动形式完成对阅读任务和活动的实施。并且在实验前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的动机、态度以及阅读策略运用等变化情况。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的办法,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得的平均数、标准差、t值、p值等作为比较参考。实验结果表明,任务型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深层理解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任务型阅读活动的实施,减少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在阅读课堂中,学生阅读更加主动,对英语阅读也更有兴趣,同时他们对学好英语也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