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转型后特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周末》是中国最有公信力、最有影响力的严肃性周报之一,从创刊初期的文娱性周报到今日的严肃性大报,南方周末每次转型都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引领新闻媒体向前不断发展,其出色的经营模式和办报理念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不足之处是,鲜有学者对2007年后的《南方周末》头版深度报道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2001年报纸开始转型,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发展起来的知识型读者的需求,重建报纸往昔的辉煌形象,重塑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同时顺应时代要求,《南方周末》一直在寻找新的足以支撑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的做着努力,尝试了多次的改版创新,从2001年提出新的口号:“记录中国进程”,开始朝着严肃型时政大报发展。直到2007年定下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把报纸定位为大型时政类报纸。这一时期中国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占领半壁江山,互联网媒体和移动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围攻,研究这一时期的《南方周末》,对于处在困难环境下的传统纸媒如何突围如何巩固自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希望对《南方周末》在2007年转型之后的报纸深度报道的创新,报纸定位的转变及深度报道在中国新的社会环境下所做的有益的探索来做一个细致的分析总结。在中国各项经济政治改革挺近深水区,新闻环境对报业及深度报道的约束及管制越发严格的今天,在新的形式下,《南方周末》如何通过转型,从而成功华丽转身,完成从揭黑斗士到社会建设者的转变。希望能通过对它的研究,对其他的媒介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通过对《南方周末》2007年到2013年6年间的头版深度报道做一个抽样调查,对其头版深度报道进行一个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建构《南方周末》转型后的深度报道的实践模式。并对其日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民商事交往的不断加深,国际社会逐渐凸显出不平等因素,以使弱者权益保护这一理念在国际私法中越来越多的为各国所接受,并且在
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实践的必然要求,对证人的保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法律化、制度化,在关注证人出庭作证是公民义务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证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教学的自我意识,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
当现代工业发展加速,艺术和商业、生活终融合,使得艺术就在身边出现。更甚者纯艺术与商业艺术的界限越趋模糊,从而使纯艺术不再只是历史艺术中面对少数人欣赏的创作行为,也使
韩国学者认为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种古老的部落祭,江陵端午祭完整地将部落祭传承了下来,生动地再现了原始部落祭的概貌。我们从江陵端午祭儒教形式祭祀的祈祷文中可以深入了解
冬学运动是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进行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和根据地广大群众文化水平十分低下无法适应抗战需要的矛盾,晋绥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期间进行了
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大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大阿里”战略成员如何通过整合运用各种不同媒介以不同形式来进行品牌传播活动,以取得市场竞争中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私募基金历经20年的发展,已成为金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品种。然而
信息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不仅要求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产品(服务)质量,控制成本与风险关系等,还要求企业间能够相互合作,资源互补,以团队
身体是人活于世的证据,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而根本的维度。身体形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最初视角,或者说,它形成了我们与这个世界融合的模式。社会通过建构人们的身体来达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