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测定了索氏提取、正丁醇和水振荡提取、固相微萃取方法对土壤中老化DDT的逐级萃取量与蚯蚓、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油菜吸收量的关系,以期建立土壤中残留农药对蚯蚓及植物生物有效性的预测方法。结论概括如下:土壤中DDT的可提取性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DDT在土壤中老化60天,索氏提取、正丁醇振荡提取、水振荡提取及固相微萃取量为初始可提取量的78.9%、74.8%、41.9%、77.7%。随着土壤中DDT可提取性的降低,蚯蚓摄取DDT的量也逐步降低,蚯蚓从老化7、15、30、60天土壤中摄取DDT的总量分别为初始土壤的76.7%、56.7%、52.9%、49.7%。DDT的可提取性与蚯蚓摄取量相关分析表明,正已烷索氏提取的PP’-DDE、OP’-DDT、PP’-DDD、PP’-DDT量与蚯蚓摄取量间的R~2为0.9366、0.8016、0.9088、0.6998;正丁醇提取的PP’-DDE、OP’-DDT、PP’-DDD、PP’-DDT提取量与蚯蚓的摄取量的R~2分别为0.9605、0.8506、0.8504、0.9004;水的提取量与蚯蚓摄取量间的相关性(R~2)较低仅在0.6140-0.824之间;24h固相微萃取量与蚯蚓摄取量相关性(R~2)为0.9971、0.9026、0.8306、0.859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DT正定醇提取量、24h固相微萃取可以较好地表征蚯蚓摄取量。与蚯蚓的摄取性类似,DDT植物摄取量随老化时间延长也呈下降趋势。老化60天土壤培养的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油菜地上部DDT量为初始土壤的58.6%、39.0%、49.6%、44.3%。DDT的可提取性与蚯蚓摄取量相关分析表明,索氏提取量与植物摄取量相关性(R~2)均大于0.9;正丁醇振荡提取DDT时,DDT提取量与大白菜、红萝卜的摄取量的相关性(R~2)均大于0.9;水振荡提取量与植物摄取量的相关性在总体上均不如正已烷索氏提取和正丁醇振荡提取方法。另外,12h固相微萃取PP’-DDE、OP’-DDT、PP’-DDD、PP’-DDT、DDT总量与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油菜摄取量相关性(R~2)均大于0.9,能较好的表征植物生物有效性。因此索氏提取、正丁醇振荡、固相微萃取均可以作为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油菜生物有效性的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