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脑梗死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等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脑梗死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脑梗死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脑梗死后的抑郁症等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另外,脑梗死对患者的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如何做好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成为神经病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人体中有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其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生长发育,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是组成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对脑梗死与BDNF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模型的免疫组化方面,而对脑梗死与血清BDNF含量的关系研究很少。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含量,探究血清BDNF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其中脑梗死组为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7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20例。按照郭玉璞病灶大小分型法,将脑梗死组分为小面积脑梗死组(最大病灶直径<15mm)、中面积脑梗死组(15mm≤最大病灶直径<50mm)及大面积脑梗死组(病灶最大直径≥50mm)。同时脑梗死组根据样本采集时间不同分为发病1d、7d、14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n 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7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d、7d、14d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BDNF含量。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结果:3.2.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动态变化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ng/L)分别为:6.80±0.94、8.20±1.21、9.63±1.14,对照组为10.41±1.21,经统计学处理,脑梗死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内各时间点血清BDNF含量均有明显差异。3.2.2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病不同时间不同梗死面积血清BDNF含量动态变化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ng/L)分别为6.09±0.62、7.15±0.61、8.66±0.61;中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ng/L)分别为6.73±0.67、8.14±0.78、9.55±0.63;小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d、7d、14d血清BDNF含量(ng/L)分别为7.50±0.93、9.18±1.19、10.55±1.18。经统计学处理,大、中、小面积脑梗死组间血清BDNF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梗死组内发病不同时间血清BDNF含量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BDNF含量与脑梗死灶面积呈负相关。3.测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可能成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