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海运占比超过80%,“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海运中重要的航道,承担了沿线区域货物、能源等商品的贸易往来。其中,港口是海上运输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海上互联互通的基础,也是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关键。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研究中国对于沿线战略支点港口选取和构建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切入点,而现有文献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选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港口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背景和意义等。其次,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线主要港口以及战略支点港口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港口演化过程及其他相关理论,以及对港口选点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后,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本文选取战略支点港口的研究方法,并对沿线30个港口进行研究。接着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战略支点港口选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影响因素建立一套包括港口自身条件、港口所在国环境和双边关系的港口选点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梳理了沿线港口现状以及我国参与建设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战略支点港口选取进行实证研究。在综合得分排名中,新加坡港,巴生港,迪拜港得分较高;在战略重要性主成分排名中科伦坡港,瓜达尔港、西哈努克港等港口得分较高。接着在得分较高的港口中,结合维护海上能源运输安全和产能合作两方面需求,进一步讨论应将其中几个港口优先建设成为战略支点港口。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建设支点港口合作网络,合作机制,优惠政策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