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结合尿道下裂家系,寻找尿道下裂新的可疑易感基因,分析可疑易感基因的相关功能和作用途径,得到优选新致病基因,为后续开展新致病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小鼠模型研究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阐明尿道下裂的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本课题组收集了一个珍贵的尿道下裂家系,对家系中所有患者利用PCR、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已报道易感基因的筛查,排除已知易感基因在该家系中的影响。在此研究结果上,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该家系开展研究,将得到的外显子数据结合大量公共数据库提供的外显子数据开展分析,解释研究结果,发现可疑新致病基因。同时将可疑新致病的突变位点在家系正常男性中进行筛查,排除非致病基因突变后,得到优选新致病基因,收集、分析高度可疑新致病基因的功能后得到优选新致病基因。 结果:本课题组排除了已报道易感基因对该尿道下裂家系样本的影响,后对该家系中3名患者开展全外显子测序,将获得的数据利用公共数据库提供的外显子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找出3位患者共有的异常位点,发现了分布于17个不同基因的12个位点插入/缺失和7个位点改变,将这些异常位点在家系正常男性中进行筛查,共得到分布于6个可疑致病基因的6个位点改变,收集、分析可疑新致病基因的功能,在这些可疑基因中包含着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基因,SRA1基因与性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有关,NOTCH2NL基因可能介导多种细胞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本课题组的研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尿道下裂家系中发现的可疑基因符合我们初期对可疑基因数目的估计,其中包含着一些涉及性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和多种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基因。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给家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发现明确致病基因的过程更加简便、经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