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财富聚集的洼地和资源主要集中区域,但与此同时也逐渐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在这其中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机构养老因为城乡资源倒挂、服务成本太高等原因得不到社会普遍认可,大规模推广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作为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并预计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若完全交由政府来承担,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影响整体行政效率。而非营利组织因为其自身所有的政府和其他商业组织不具备的特性,反而呈现出了承担社区养老服务的显著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局限性,指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新路,即社区养老。通过阐述社区养老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优势,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的主体、参与内容和参与方式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分别以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金三村社区、栖霞区虚拟养老院"爸妈食堂"项目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其背景、实施过程、经验做法以及面临的问题,同时,本文还介绍了日本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做法和给我们的启示,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机制体系,并尝试从资金筹措、法制建设、人才吸引、有效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进行,研究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空间,分析参与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行为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参与的思考和建议。本文的重点是如何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来,使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发挥出最大功效,倡导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帮助非营利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