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城市主干道上布设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一种基本形式。从开辟公交专用道的实践上看,有些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后取得的效果不明显,甚至对城市交通系统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城市主干道公交车辆优先通行设施设计与管理技术”(JS2007JH21)为依托,就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定量判断标准,为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首先对路段和交叉口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出各种专用道形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接着论文介绍了公交专用道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并提出了公交专用道的优先时段。 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条件方面,论文分析了车道数、车道宽度、中央分隔带、公交站点、路侧开口干扰对设置公交专用道的约束和影响。对于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车道数条件,论文以设置公交专用道后路段通行能力满足社会车辆通行需求为约束建模;对于路侧开口干扰情况,论文利用微观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特定长度路段路侧开口交通量和开口数量对路侧型公交专用道的影响。 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条件方面,主要考虑了道路饱和度和公交流量比例两个因素。论文首先将城市主干道路段分为纯路段、公交站点影响路段和交叉口影响路段。对于纯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的饱和度条件,论文以设置公交专用道后路段服务水平变化为约束提出了道路饱和度标准;对于交叉口开辟公交专用道的饱和度条件,论文在分析交叉口停车延误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提出以设置专用道前后交叉口服务水平对比的方法确定饱和度标准:对于纯路段设置专用道的公交流量比例,论文结合路阻函数模型以路段人均出行时耗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求解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并给出了不同车道数和交通量条件下的最佳流量比例值;对于交叉口设置专用道的公交流量比例,论文结合交叉口停车延误公式以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求解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并给出了不同进口道数量、通量条件和典型信号配时条件下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最后,论文以南京市一个路段和交叉口为例,利用本文的所提出的研究方法考察其能否满足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条件,并对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微观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其他文献
由于应力、腐蚀、其它损伤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内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缺陷和破损。在一般情况下,复杂零件内部往往是人们没有或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因此,复杂零件内部
进入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图像作为信息载体被广泛应用,这使得人们对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课题
随着人类对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采,并且在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能源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延续。而且近些年由于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其在建造
受中国物理研究院的委托,我们设计研究了一种白光差分干涉测量装置来测量超薄金属薄带的厚度。该项目在完成理论可行性论证后,要进行硬件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另外,要进行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和软件的编写。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理论可行性研究和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及算法可行性的论证。 以光的干涉理论为基础,对白光差分干涉测量装置的理论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根据计算提出了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在设计测量装置时应
山区高速公路上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重要的道路交通的“咽喉”,承担着重要干道的车辆转换,起到地区发展的经济纽带作用。立交布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立交功能的发挥以及投资的经济
随着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通过法规限制和改进单车性能来减少尾气排放成本较大,效率较低,从城市交通运行的角度来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新趋势。对比现有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化模型,本文选择美国环保署开发的最新模型MOVES(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来研究西安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对MOVES模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引起交通研究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智能交通理论和管理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的交通管理中,这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航班量的增加导致了空中交通拥挤,可用高度层紧张状况日趋严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RVSM的运行这不仅可以起到减少因空域饱和
光谱仪器是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物质的结构和成分进行观测、分析和处理的基本设备,因此设计一个低费用、小型化的实验室用光谱仪,用以在课堂上普及光谱仪知识,提高学生对光谱仪原理与使用方法的掌握,为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具有实际意义。光学系统作为光谱仪的核心系统,直接关系到光谱仪性能的好坏和体积的大小,是微型光谱仪器设计的核心部分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光谱仪光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性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