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前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探讨术前HbA1c及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在预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前段炎症反应的作用,为正确认识HbA1c及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价值和意义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次实验收集2019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确诊为白内障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HbA1c水平及手术当天空腹血糖(FBG)值进行分组:A组HbA1c<7.0%且FBG<7.0mmol/L;B组HbA1c<7.0%且FBG≥7.0mmol/L;C组HbA1c≥7.0%且FBG<7.0mmol/L;另外随机选取15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实验对照组。术中抽取房水,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房水中IL-6、VEGF含量。分析比较术后四组之间的视力、眼压、眼前段炎症反应程度等情况。分析术前HbA1c水平、当天FBG值与房水中IL-6、VEG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1、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IL-6、VEGF含量之间比较:B组、C组房水中IL-6、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房水中IL-6、VEG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各组间房水中IL-6、VEGF含量进行两两比较:C组房水中IL-6、VEGF含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房水中IL-6、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四组患者术后前房反应程度的比较:C组眼前段炎症反应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眼前段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眼前段炎症反应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四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及眼压的比较:对照组视力明显好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视力明显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间术后第一天眼压无统计学差异。5、HbA1c水平与IL-6、VEG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HbA1c水平与房水中IL-6、VEGF含量之间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HbA1c水平与房水中IL-6、VEGF含量呈正相关,即患者术前HbA1c越高,房水中IL-6、VEGF含量越高,会增加这类患者术后眼前段炎症反应的风险。2、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行日间手术时,建议将HbA1c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后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