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终关怀服务作为一项精神需求,已被视为每个公民拥有的一项权利,也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临终患者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群体之一,社会工作者也应注意到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提升患者临终期的生命质量提供专业的服务。临终关怀在我国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但发展水平和质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临终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安宁权利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终关怀服务作为一项精神需求,已被视为每个公民拥有的一项权利,也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临终患者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群体之一,社会工作者也应注意到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提升患者临终期的生命质量提供专业的服务。临终关怀在我国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但发展水平和质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临终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安宁权利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有宏观层面指导规范的缺失,也有微观层面实务技巧的匮乏,除此之外更是少有研究者从中观层面将临终关怀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去分析,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状态和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本研究从临终关怀的中观层面入手,将临终关怀整体作为分析对象,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其视为一个场域进行构建和研究。首先,利用场域理论的框架对临终关怀空间进行场域建构,展示出临终关怀的整体状态。临终关怀场域就是整个社会场域的一个“子场域”,场域中的各类主体占据着不同的位置,通过位置赋予的资本获得相应的权力,权力顺着主体之间的关系流动,对周边的主体进行规训,获取更多的资本,扩展原有的权力,便形成了循环往复的斗争空间。其次,通过构建起来的临终关怀场域视角,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当下临终关怀场域中存在着主体不明、资源剥夺、关系复杂、权力规训、惯习阻碍等诸多问题。为了寻求解决方案,本研究在后半部分将焦点从外部中观分析转移到内部微观描述,以一位有着三十多年临终关怀经验的医务工作者为突破口,对她口述的服务经验进行分析,再现其典型的服务理念和方法,从中抽象出有助于临终患者进行反抗策略,为社会工作者介入临终关怀场域提供借鉴和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以劳务输出的方式走向了城市,随之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由于入学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抚养。处于青春期阶段留守的少年儿童,他们无法获得来自父母在生活与学习上提供的指导与帮助,成长中缺失了父母的情感支持,使留守儿童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心理变化充满矛盾与冲突,包括身心失衡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成才欲望与厌学
智障人士面对的诸多问题当中,就业问题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业对智障人士而言,不仅是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更是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它意味着智障人士在经济生活、社会地位的解放和独立。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以及中国智力协会数据推算:截至2011年,我国残疾人约为8502万人,智力残疾人将达到568万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6.68%。面对如此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尽管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去改善其就
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名誉侵权的案例经常发生,人们对此也屡见不鲜,众所周知,名誉权是公民一项很重要的人格权,网络名誉权则是公民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如何准确界定网络名誉侵权的内涵就尤为重要。另外,与传统名誉侵权相比,网络名誉侵权本身具有侵权主体匿名性、侵权行为呈现留痕状态、侵权信息传播迅速以及损害结果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加之网络名誉侵权的媒介与手段也与传统名誉侵权大不相同,所以,对网络名誉侵权进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模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改变个体亲密性的日常生活模式。个体为适应新媒体环境,改变传统的公共参与方式。本文试图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公众的公共参与方式,并借此重新思考桑内特“公共人衰弱”的观点在网络时代的适用性。本文以“人民日报”微博官方账号发布的博文为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借助python和爬虫软件抓取2015年至2019年间30件重大公共事件的606条主贴文本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基层的舆论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移动客户端逐渐成为基层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地方自媒体日益蓬勃发展。县级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同时受制于在覆盖范围、媒体资源、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局限,其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弱化,不能适应当下的移动传播需求,更难以担负起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势而生,成为县级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重新巩固基层舆论宣传阵地的重要
近十年来,公众借助社交媒体随时随地提供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整合与评论表达,公民新闻理念因而得到了深度实践与长足发展。然而,在技术和媒介用户的双重作用下,公民新闻并非仅是扮演了丰富新闻报道的角色,同时在新媒介环境中,既推动了新闻事件合乎社会伦理发展,又能使之陷入众说纷纭的漩涡,在两极之间拉扯摇摆,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究其原因,公民新闻从单纯的事实导向转变为事实与情绪相混合的多元导向,产生了情绪化转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立一个同国际社会接轨的资本证券市场,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共同需求,作为重要的融资平台,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更好的监管也备受关注。其中,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股票行为属于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的恶性行为,不但严重的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应有秩序,给监管部门监管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将以被称为“上市公司欺诈发行退市第一案”的“丹东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作为一种涉及女性身体与心灵的疾病,乳腺癌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发病率不断上升和年轻化的态势,这一看似遥远却离我们很近的疾病,正一步步蚕食着女性健康,带给女性一系列的身体创伤和心灵摧残,甚至是社会污名。笔者通过实习发现,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伴随着疾病进程,逐渐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她们在自我觉知、人际关系以及对于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即创伤后成长的实现。创伤后成长是指乳腺癌患者在经由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对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在处置区域性金融风险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金融发展推动金融监管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一委一行二会”为主,“地方金融监管局”为辅的央地双层监管体系。但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仍存在权力授予非法治化,地方金融监管权缺少独立性以及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
科研院所长久以来一直以其稳定、体面、福利好、铁饭碗等关键词吸引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优先选择,特别是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的军工行业,更是优秀人才较为向往的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军工科研院所的人员队伍稳定性较高,人员流失率很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职场拥有更多的机遇与选择,劳动者择业和就业的观点也越来越灵活,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加大。同时,随着国内优秀科技公司的崛起以及外资企业的进驻,其先进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