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语种国家,为了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稳定快速的发展,满足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需要,我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而作为民汉双语教育的载体,编订适合民族地区使用的学前双语“教材”,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用书》(以下简称《双语用书》)及教师(包括新疆阿克苏地区8县1市使用该套“教材”的学前双语教师、高校学前双语培训教师、“教材”编审组专家)为研究对象,对“教材”的语言素材和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并对“教材”在幼儿、教师、环境三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调查,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民族地区科学的编订学前双语“教材”,提高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质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经对“教材”的文本分析得出以下3点结论:1、“教材”语言素材的体裁及篇幅比例失调;2、语言素材中词汇选择不够合理;3、“教材”封面、插图与内容不匹配。通过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得出以下3点结论:1、“教材”中语言素材难度较大,缺乏本土性内容;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有效使用“教材”;3、使用“教材”的支持性条件有限。结合文本分析及调查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学前双言语“教材”在对幼儿、教师、环境的适用性上存在以下4点问题:1、缺乏对民族学前双语“教材”的研究与建设;2、民族学前双语“教材”难度较大;3、缺乏专业师资,存在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使用“教材”有困难;4、在不同地区“教材”适用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材”在适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4点建议:1、重视加强民族学前双语“教材”科学的研究与建设;2、合理调整民族学前双语“教材”难度;3、严控准入门槛,加大对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及“教材”使用的培训;4、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合理使用“教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