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康德的伦理学,提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以义务论为根基的人的品格理论,在此基础上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一种关于品格教育的思想,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德性伦理和道德教育,尤其是品格理论与品格教育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道德的探讨,人的道德不同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它以人的特殊本性为起点。人的本性的特殊性体现在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有限和理性两种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的本性结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向善和趋恶两种倾向共存于人的本性中,道德法则与自然偏好两种不同动机的冲突、善的准则与恶的准则的冲突使德性得以必要和可能。德性只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的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德性。德性作为人所拥有的道德性情、力量和能力,是人的内在品格特性的集中体现,康德的德性概念规定了人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在好品格,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的内在好品格的理论。德性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纳入自己准则的动机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得出德性的三种机制,即出自道德法则和义务动机的机制、培养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应对不可靠的非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它们作为整体构成了德性的机制。通过分析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即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相一致的结构,及一种属于人的可能的至善理念,明确了德性的地位,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德性规定了人的本性完善的方向,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其德性理论为基础和根据的,道德教育是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德性必须被获得,而道德教育是德性获得的途径,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在于对人内在道德品格的塑造和培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规定性、促进人的本性的完善,其中道德教育以实现人的本质规定性、促进人的道德品格完善、使人获得德性成为有德性的人为目的,在由教育促进的人的所有完善中,道德完善是最高层次的完善,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港口企业发展不但体现在吞吐量、规模能力上,更体现在国际化、可持续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上。港城互动、互为依托在天津港发展史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现如今,口译研究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而在这一研究中,较多的注意力仍是投给口译技能的培养、口译质量评估等方面,对译前准备工作却谈的比较少。然而译前准
以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名义,提出"狭义建筑学"的系列概念,作为某建筑学院的教育提供计划的理论基础,共计有九个关键词,建筑师、建筑物、建筑学、工程学、工具论、类型学、建筑史
公司捐赠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特别是在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公司的慈善捐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公司捐赠
大学生篮球联赛是高校顶级赛事之一,对高校大学生和体育课教学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公共体育课教学如何抓住最佳改革契机,这些改革过程中如何正视CUBA文化的深度渗透,CUBA文化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大部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为新时期做好法治工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四个全
桥梁工程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民生的重要基础交通设施。为了保障交通设施的安全、通畅,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须对既有桥梁的现实工作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估,以了解桥梁的实际
营利性大学在美国存在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不被重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兴起,以及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