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炎退热颗粒复方中药是由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壅盛、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等症状。采用传统醇沉法制备消炎退热颗粒水提液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生产成本高、乙醇损耗量大、成品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本课题采用絮凝法代替醇沉法,通过絮凝技术优化消炎退热颗粒原药水提液除杂净化工艺,降低中药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药液中有效成分含量以及药液的澄清度。本文在明确消炎退热颗粒原药水提液中杂质的成分后,通过絮凝剂初选实验,确定采用壳聚糖絮凝剂对原药水提液进行絮凝除杂。针对以消炎退热颗粒原药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秦皮乙素的保留率,杂质成分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以及絮凝处理后药液上清液的浊度作为研究指标,分别研究考察了壳聚糖絮凝剂的配比及用量,絮凝温度,絮凝快搅速度及快搅时间对絮凝整体效果的影响。最后将所研究的四个单因素综合在一起设计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分析确定出所选用的絮凝剂的最佳絮凝工艺。通过实验得出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用于消炎退热颗粒原药水提液除杂净化的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加入量1.25g/L,絮凝温度为40℃,快搅速度为350r/min,快搅时间为3min。该条件下有效成分秦皮乙素的保留率为88.92%,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62.96%和67.19%,絮凝后药液静置24h后浊度为5.0NTU。与醇沉法相比在药液的蛋白质去除率上提高了 63.90%,鞣质去除率提高了 65.05%。在最佳絮凝工艺的搅拌速度下运用FLUENT软件研究搅拌桨周围的水力条件,通过搅拌桨周围的流速场分布以及紊动能分布的对比分析从而对絮凝反应原理做进一步的解释。实验表明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用于消炎退热颗粒原药水提液的除杂净化,能有效提高药液中杂质的去除率,且能较好的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同时能提高药液的澄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