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戏剧艺术已经通过媒体深入人心。它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社会百态。而戏剧也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传递着人文精神和人类普遍的审美追求。它是一门普遍性和包容性的综合艺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呈现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审美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戏剧教学,应该是以阅读经典戏剧文学作品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鉴赏戏剧的文学性,艺术性,辅之欣赏戏剧,编演戏剧,创作戏剧等教学手段,提高戏剧教学水平,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及反思,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人格的必要性,戏剧教学培养审美人格的优势,以及运用戏剧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人格应该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相关策略。第一,当前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和反思。从总体上看,当前的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和研究,都是备受冷落的。针对这一现状,这一部分从教材选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语文考试及当前戏剧教学研究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提出了应该完善并丰富戏剧选文的种类;编写相关戏剧教学的辅助资料,帮助教师提高戏剧教学水平;应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并提出应该在戏剧教学中体现戏剧审美教育的功能。第二,中学语文戏剧教学对审美人格的追求。审美人格是一种理想意义上的理想人格,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一种最高追求。具有审美人格的人在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上都达到了美的境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等审美特性。这一部分集中阐释了人格与审美人格的内涵和特征。根据戏剧本身的特点和现代教育对审美人格的追求,指出审美人格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重要功能。在分析当今社会的现状,中学生人格特点以及戏剧教学自身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戏剧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人格的必要性。第三,戏剧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人格的优势。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艺术手法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为学生的审美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戏剧悲剧通过描写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让人产生同情、哀伤,进而折射出的悲壮之美;戏剧语言所独有的个性美、动作美、诗意美、音韵美、含蓄美;戏剧文化中所折射出来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情以及独具魅力的舞台表演艺术,这些都是戏剧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人格的优势。第四,戏剧教学中审美人格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戏剧教学对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首先应该遵循相关的原则。一方面既要符合中学生独特的审美心理特点,即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等;另一方面还应该把握住戏剧文本的特点,因为我们对戏剧的学习还是建立在剧本的基础上的。根据这一教学原则,提出在戏剧教学中采取阅读鉴赏、研究探讨、实践体验的戏剧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戏剧作品的积极性,丰富和扩展学生现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审美人格。这些策略既有对传统戏剧教学的总结,也有戏剧教学新的理解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