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交易在企业中是十分普遍的一种经济行为,以至于引发各方的强烈关注。由于关联交易的特有属性以及中国独有的发展历程,关联交易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成为热点与焦点。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利弊兼备的二重性。但从以往的研究历程来讲,相较于其积极作用,许多学者着重于关联交易的负面经济影响。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以关联销售作为关联交易的变量,以销售费用作为交易成本的变量,探索关联交易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内部控制等多个调节变量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关联交易的正面后果,使相关利益者正确看待关联交易的作用,另一方面,给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案例分析三者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关联交易和内部控制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梳理,然后基于关联交易的相关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理论假设,随后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2008—2016年中国上市A股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交易水平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在引入内部控制、市场化指数、外部投资者与产权性质等一系列与公司治理相关的调节变量后,探究调节变量的存在对关联交易与交易成本的相关性影响程度。最后,选取同属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宝钢股份与八一钢铁作为案例,通过对相关指标分析与比较,并根据现实情况和行业信息研究,进一步验证实证结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销售和关联购销规模越大,其以销售费用和销管费用为代表的交易成本越低。同时,内部控制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时,关联销售对销售费用的降低幅度的影响越大。实证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地区市场化进程越发达,越增强关联交易对交易成本的负相关性;但在低市场化进程中,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越强。外部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关联交易和交易成本的相关性同样具有正向调节机制。产权性质亦具有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更有可能通过关联销售降低销售费用,而拥有完善内部控制的国有企业更有可能为了降低销售费用而进行关联销售。最后,本文通过宝钢股份与八一钢铁两个企业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关联交易能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结论以及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根据以上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关研究建议。首先,企业相关利益者要正确看待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企业可能同时存在正负面影响,但总体表现为“效率促进”作用。其次,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规范关联交易行为,最后,加强公司治理机制,更多引入外部投资者,都可以促进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本文创新点主要集中于案例和调节变量的创新,当然也存在其局限与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界定与企业对于关联交易披露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