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以创新为抓手提升发展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研发,而研发具有资金需求大、项目时间长、风险高等特点,使其与常规投资相比面临着更为严酷的融资约束。因此,如何破解研发“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具有现实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催生了企业社会化管理的思想和模式,现代企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而且企业社会责任能带动研发投入的发展。一方面,其能通过信号传递效应、声誉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也必然会将创新战略纳入发展规划,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快升级换代等提升研发水平来迎合市场的期望,如在远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除慈善捐赠外,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搭建互联网平台,为医疗、大数据防控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贡献力量。因此,本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对促进企业构建责任化创新战略、缓解研发融资约束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信号传递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年报文本分析视角,通过文本挖掘利用非财务指标度量社会责任,按外部融资渠道差异,将融资约束细分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三者间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该内在作用机理的差异化表现。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对研发投入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间接促进研发投入,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均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股权融资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债务融资更加显著。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企业和政府部门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企业要转变经营发展理念,树立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观,进而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同时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改善融资环境,破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困局。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信号传递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年报文本分析视角,通过文本挖掘利用非财务指标度量社会责任,按外部融资渠道差异,将融资约束细分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三者间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该内在作用机理的差异化表现。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对研发投入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间接促进研发投入,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均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股权融资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债务融资更加显著。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企业和政府部门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企业要转变经营发展理念,树立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观,进而对研发投入发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同时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改善融资环境,破解企业研发融资约束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