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形件局部加热旋压增厚成形工艺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是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采用现代化设计和生产手段对产品进行结构、性能、制造方法等优化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针对汽车工业中常用的薄辐板厚轮缘盘形件,本文提出了局部加热旋压增厚成形新工艺。该工艺结合了旋转式板锻成形与局部加热的优点,与传统的冲压或机加工成形方式相比,在确保产品结构和整体性能稳定的同时能够实现盘形件的近净成形,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为了给该工艺过程中的热输入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相应的火焰加热高斯热源运动控制及功率控制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成形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局部加热旋压增厚成形过程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预热阶段和增厚阶段,其中预热阶段火焰加热区域保持在板料环形边缘不变,且由于带有环形轧槽旋轮的进给,坯料在与轧槽倾斜表面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弯曲,主要发生弹性变形;随后进入增厚阶段,旋轮继续进给,坯料边缘被轧槽底部圆角挤压,主要发生塑性变形,实现增厚,与此同时火焰也开始沿径向移动,持续加热变形前沿。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预热阶段对板料边缘的加热以及增厚阶段对变形前沿的加热使得坯料内部形成梯度分布的温度场,确保了变形区域材料塑性成形性能良好而非变形区域材料具备足够刚性以支撑增厚过程的进行。与冷旋增厚相比,局部加热旋压变形区域材料的应力集中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应力场分布更为均匀,所需成形力小,有利于实现大尺寸圆板件稳定的增厚成形。具体到火焰加热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而言,预热阶段合理的温度场峰值应不超过500°C,而增厚阶段变形前沿的目标温度应大于550°C。在工艺实验时,将预热温度峰值控制在450°C左右,增厚阶段变形前沿温度控制在950°C左右,其他条件与模拟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得到单道次旋压盘形件边缘最大增厚比为2.72,极大提高了旋压增厚的成形极限。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形貌的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中空多孔微米/纳米材料具有多孔结构,良好的流动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同时还具有一个内部空穴,可以做为储
期刊
摘 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向,设计一款用于电动汽车生产线装配过程中转的专用工装,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刚性牵引工装;升降;转向   中图分类号:TH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181-01  1 研究的必要性   在全国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趋势,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新
期刊
传统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模式过分依赖人工经验,设计效率低、质量差,是影响汽车模具制造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经普遍采用模具设计CAD系统来提高设计
聚β-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是一种细菌共聚酯,本文通过密炼机混炼的方法制得了微晶纤维素MCC/PHBV复合材料,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