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速,高速铁路进入飞跃式发展时期,出行旅客对移动信号覆盖、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覆盖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通信需要。中国高铁设计时速300-350公里/小时,穿越山区、平原、隧道、河流等多种复杂地形,由于CRH型高速列车良好的车体密闭性以及高速运动特性,导致列车内不断出现接通率低、掉话率高、语音质量差等问题,用户感知及运营商口碑不断下降,如何做好高铁信号覆盖成为国内三大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四川地区成达、成绵乐高速铁路的移动信号覆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GSM网络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的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规划建设方案,并且结合实际优化案例进一步总结高速移动场景下不同参数设置建议。主要内容为:1.分析高速铁路信号覆盖难点,本文主要对高铁无线环境特点进行研究,包括车体穿透损耗分析、多普勒效应分析、接入性能影响等。2.总结高铁覆盖主流规划方案、解决措施,从链路预算、容量估算、站址选择、设备选型、站距规划等方面入手,对比专网及公网建设方式、光纤直放站及分布式基站组网方式,以及各种隧道、分岔路口、车站、位置区边界等特殊场景的覆盖方式。3.分析宁杭高铁规划方案制定流程,以及国内部分已建成高铁主要方式和建设成效,总结针对四川地区高铁覆盖的有效方案。4.对四川境内高速铁路覆盖进行规划建设及优化研究,掌握四川所有高铁概况,以成绵乐城际铁路为例分析规划方案,完成GSM网络及TD-SCDMA网络的的链路预算、小区间保护距离测算、天线选型、隧道覆盖方式研究,并且分析完成成都段公网与专网分界点设置。以成达铁路为例分析建设及优化方案,分路段制定覆盖需求及覆盖计划,采用新型电源配套方式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及投资成本;从覆盖优化和参数优化两方面阐述高速铁路网络覆盖优化重点,在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手段提升整体网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