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视角看唐律的同罪异罚现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典规范社会的运行秩序和等级秩序,它以显性的方式规定着社会伦理和生活习俗中的隐性内容,而其中对不同对象处罚的差别则反映了其社会地位的差异。但一直以来对法典的研究都缺乏社会性别的视角,本文便尝试从性别角度入手,用罪名与刑罚作为标尺,以唐律为核心,对其中涉及同罪异罚的律文做出系统整理,并综合运用多种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且通过与其他朝代相关律文的对比,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动态地考察这一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唐律中男女同罪异罚现象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进而从同罪前提下在婚姻、家庭暴力、告诉、通奸罪等方面对妇女的加重处罚和在家人共犯、缘坐法、犯流移、刑具使用等方面对妇女的宽宥两个方面入手对律文进行梳理分析。通过整理可看出其特点为:在对待涉及道德伦常方面特别是夫妻间的犯罪时对女子的处罚重于男子,而在对待其他一些犯罪以及一般犯罪的刑罚执行方式上则又往往对女子较男子宽大。但不管是重罚还是轻刑,对妇女的立法原则都是视同卑幼与从属者,唐代妇女法律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每一种刑罚方法。必然根源于其母体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关系,唐律对男女的同罪异罚便根源于在父权制社会中儒家道德准则所竭力提倡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夫为妻纲等性别观念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同罪异罚不仅使男女两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等差、两性之间的主从关系更加明确化、凝固化、制度化,而且通过“以刑护礼”,人为地强化了对于这种等差和关系的维护,成为男权统治者精心制作的男性主宰女性服从、男性优越女性低劣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律对建构、强化社会性别角色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巩固和强化父权制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能使我们看到唐代两性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更可由此考察社会性别与法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也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回溯过去,从昨天读懂今天]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战争全面爆发,长达8年中,双方除常规战争外,还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手段,损失惨重。  图为伊朗德黑兰,两伊战争中坐在观望台上放哨的伊朗人。
期刊
杨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人物,用个人本位的资产阶级法律改造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封建法律,是杨度从西方寻得的救国良药之一。   杨度的国家主义法律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法
吏治的好坏与人心向背、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历代统治者都视其为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务。山西省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历史上最容易发生社会动乱的地区之一,其兴衰治乱对整个西
嘉庆朝处于清朝由盛转衰时期,在人们还能追忆起盛世繁华景象时,却不得不面对已经衰败的现实。承平日久,导致社会人口膨胀、物价飞涨,滋生出很多游手好闲之徒,天灾人祸不断,百
自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这儿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到了明清时期,棉、桑、稻最终成为当地农民的
古希腊罗马流传的诸多史诗中,《伊利亚特》是最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又因为其成诗时代与所叙故事的时代间存在着文字的消失和文明的断裂等问题,造成了该部史中存在两个时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