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质押率为研究对象,采取了模型构建的方法构建了不同质押方式下的质押率模型,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有关最优质押率的决策作出重要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的创新点:一是在存货的静态质押下质押率模型研究中,对最优质押率和最大期望利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二是在存货的动态质押下质押率模型研究中,假定银行在每次补仓时都设定一个最优质押率,从而使每阶段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三是在存货组合的质押率模型研究中,文章考虑了银行的下侧风险限制条件。存货静态质押下质押率模型研究表明:一是最优质押率与对数收益率、对数波动率呈正相关关系,与贷款利率、贷款周期和违约概率呈负相关关系;二是最大期望利润与对数收益率、贷款利率和贷款周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对数波动率呈负相关关系,与违约概率呈现复杂的关系,即随着违约概率的增加,最大期望利润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三是对数波动率对最优质押率的敏感性最大,然后依次是对数收益率、贷款利率、贷款周期、违约概率;四是贷款利率对最大期望利润的敏感性最大,然后依次是对数波动率、贷款周期、对数收益率、违约概率。存货动态质押下质押率模型研究发现:一是与贷款周期相同的静态质押方式相比,在每次补仓时,银行能够容忍一个较大的质押存货期末价格的下降,获得一个较大的利润,且只要求一个较低的存货期末价格,就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二是随着补仓频率的增加,银行容忍的质押存货期末价格的下降的幅度会更大,获得的利润会更高,且要求的存货期末价格更低,就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存货组合质押率模型研究发现:银行取得最大期望利润的最优质押率,要么使得银行期望利润函数对质押率的偏导数为零,要么恰好满足下侧风险限制的边界条件,若是满足后者,该最优质押率即为银行可提供的最大质押率,且最大质押率与银行承受的贷款损失度、风险容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借款企业的违约概率、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