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行政价值是公共行政的灵魂,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渗透在公共行政的方方面面,规范着行政主体的公共行政行为和实践活动,追求着公共行政效益的最大化。论文导言部分从选题的意义入手,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及方法,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随着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的兴起,公共行政价值经历了以效率为先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时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新公共行政时期和以为“三E”(经济、效率、效益)作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时期三个阶段,行政开始由“私人行政”向“公共行政”的演进、行政的价值由“私人行政价值”向“公共行政价值”演变,政府也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公共行政价值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指导公共政府正确、合理、高质量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政府公共行政价值,对于把握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时代脉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公共行政价值实现的意义。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更是与之带来的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公共行政是以全社会行政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分享的实践行动,是由政府主导的,对社会公共产品进行分配的过程。公共行政价值包含公共行政的主体、客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必须在公共行政价值中体现出来。因此,公共行政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上的,以公平、公正、效率为基础的,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属于公共哲学范畴。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动力一方面来自主客体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又要受到公共环境的影响。其实现途径包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论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行政价值实现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越加明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政府本位意识浓厚、主导价值的边缘化、注重形式轻视本质、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服务弱化监管缺位等问题,存在着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利益格局的制约、体制机制障碍和理论研究缺乏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实现政府公共行政价值为指导的各项解决措施。一是通过重构公共哲学和公共理论,教育行政学者和行政人员认识到其对公共的伦理责任,并引导其追求有意义的行动,以期能由官僚机制转化为民主机制;二是通过深化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三是通过积极倡导公共文化的创新,努力推进行政文化的创新,批判继承和完善传统的公共行政文化,有效治理当下转型期公共行政价值失范引发的腐败等问题;四是通过强调公民认同和公民参与,增强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从而获得更广范围和更大程度的支持;五是通过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为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总之,理论研究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绽放出价值的光芒。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公共行政价值的基本理论范畴,对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公共行政价值的实现的理论研究探讨,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公共行政价值更多的思考和关注,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及政府治理的实践,进而为完善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