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定义,并从封闭经济系统和开放经济系统两个方面,论述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和机制。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流动的发展。一方面,各国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下却是国与国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增加了把本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机会,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也证明经济全球化确实可以提高一国的生产力水平,使发展中国家走向富裕。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的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必须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活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经济上的不平等和贫富悬殊的不断加剧,导致了一系列破坏性的经济事件的发生,如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现存的不平等贸易制度和规则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更加恶化,跨国公司的趋利性、垄断性和掠夺性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全面的破坏性等等。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如何才能稳定发展,成为了一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在经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经济稳定增长的状态。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严重威胁一国的经济自主权,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日益密切的金融联系使经济不稳定的机率增大,不平等的贸易制度和规则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代价更大。 国家经济安全是纯公共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但与其他纯公共品不同的是,经济安全的提供必须依赖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增长。但是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无法带领国家进入安全状态,综上所述,“看不见的手”是无法带领国家进入经济安全的状态的。甚至可以说,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才使经济发展波动幅度变大,波动频率变高,正是这只手将国家经济带入了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只有政府可以使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居民利益得到统一,能够平衡国家的长远经济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抽象的目标可以分解为物价、就业、经济总量三个子目标。只要这三个子目标实现了,也就实现了国家经济安全。在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子目标过程中,需要经济安全的支撑体系。 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最根本的支撑体系,除此之外,还包括产业结构、金融稳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四个政策体系。封闭经济系统中国家经济安全只涉及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是经济独立自主条件下的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货币资本流动,对封闭经济系统中经济安全的子目标和支撑体系有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对国家经济控制力的影响更为突出。国际贸易可以提高一国的贸易依存度,无论是出口依存还是进口依存,对国家经济控制和经济稳定都有不利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反倾销和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影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和国家经济独立、稳定的重要工具。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其无国界属性和经济利益与东道国经济利益存在着矛盾,这种固有的矛盾冲突注定对东道国经济独立和稳定有不利影响。频繁的资本流动会使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传递,使国家经济波动幅度加大,更为严重的结果就是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是致命的。而同时国家在面临这些大大小小的冲击时,往往是束手无策,只能任其发展,这也许就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的代价。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但是日益密切的联系却给国家经济稳定和国家经济控制力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是颇为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一方面需要发挥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并制定各种政策使其发挥最大效力:另一方面需要时刻警惕全球化对经济安全的破坏作用,制定各种短期和长期政策,使其破坏程度达到最小。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天津市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动机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吸收如此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在经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和挑战,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本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这同时,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贫富悬殊也不是社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