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模型行为学,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含量及鼻粘膜、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抗过敏作用,探讨其治疗AR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该方对变态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该课题选择2-3月龄的普通级Hartley豚鼠(雌、雄各2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扑尔敏组,各1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复制豚鼠AR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每只均以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配置成的OVA混悬液腹腔注射,1ml/次,隔日1次,共7次。基础致敏完成后,以OVA溶液滴鼻进行局部激发,每侧0.05ml/次,1次/天,共7次,空白组依照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扑尔敏组分别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汤药(1mg/ml)、扑尔敏混悬液(0.2mg/ml)折算为豚鼠用药量后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天,共10次。末次给药30分钟后观察豚鼠行为学改变,以10%水合氯醛麻醉,采血、处死,取鼻粘膜、肺组织,制成病理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gE、HIS含量。结果:1对AR豚鼠行为学的影响:空白组豚鼠偶有抓鼻、喷嚏,无流清涕;模型组豚鼠抓鼻、流清涕、频发喷嚏等AR症状突出,中药组和扑尔敏组豚鼠上述AR的典型症状明显缓解。2对AR豚鼠血清中IgE、HIS含量的影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扑尔敏均可降低血清IgE、HIS水平(P<0.05),扑尔敏在降低IgE含量方面的作用优于中药组(P<0.05),二者降低HIS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3对AR豚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鼻粘膜:空白组鼻粘膜的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腺体、血管无明显改变,偶见炎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AR模型组豚鼠鼻粘膜上皮增厚,纤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固有层腺体增生、水肿,分泌物增多,血管充血,可见大量炎细胞集聚、浸润;中药组和扑尔敏组豚鼠鼻粘膜较模型组有很大改善,仅有局部的上皮增生,炎细胞浸润减少,腺体轻度增生,但和空白组仍有差异,且两组对鼻粘膜的修复差异不显著。肺组织:空白组肺组织结构和形态正常,偶见炎细胞的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泡结构受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充血、水肿,间质增厚;中药组和扑尔敏组可使上述形态学改变明显改善,但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可改善AR豚鼠的抓鼻、流清涕、频发喷嚏症状。2降低AR豚鼠血清中IgE、HIS含量。3改善AR豚鼠鼻粘膜、肺组织结构,表明该方对AR豚鼠的鼻粘膜、肺组织有保护和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