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保生态、社会以及技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机构性管理作为解决这些难题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对合作与公共资源的维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地,一些已提出的机构性管理机制能在公共品博弈中有效地促进合作的演化,如惩罚机制、奖励机制以及排斥机制等。然而,举报与监督机制,也作为机构性管理的一种常用手段,却在理论上鲜有研究。相应地,该机制对合作与公共资源维持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在理论上尚未清楚。因此,本文围绕着无限群体、有限群体以及结构性群体下的举报与监督机制探讨合作与资源的维持问题,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将举报与监督机制引入到公共品博弈中,研究该机制在无限和有限均匀混合群体下对合作演化的作用。在简化模型中,合作者以一定概率举报背叛者,同时监督机构也以一定概率监督背叛者。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限和有限均匀混合群体中引入举报与监督机制对合作的演化是有效的,其可将公共品博弈转化为协调博弈,使得合作在无限和有限群体下是可行的。同时,举报强度在处罚力度较弱的情况下对合作行为有着非线性的影响,即中等程度的举报强度对合作的演化相对更有效。此外,群组大小在罚单相对较大时也对合作行为也有着复杂的非线性影响。其次,基于空间结构群体探究了举报与监督机制在集体风险的社会困境中的作用。在简化模型中,合作者依据自身收益受损的程度来举报背叛者。与此同时,监督机构以一定概率监督背叛者。随后,制裁机构结合两者反馈信息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方案来惩罚背叛者。研究结果表明:举报与监督机制可解决集体风险的社会困境问题。举报行为只有在协同效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才会明显有效地维持高水平合作。同时,当协同效率较高时,只有足够强的监督压力才能确保高水平合作,而举报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效的。另外,宏观调控中监督概率和决策倾向在促进合作演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种使得合作爆发的相变。最后,研究了举报与监督机制在资源分配中对合作演化的作用。这里首先探究了资源分配在公共品博弈中对合作与资源的维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需求量对合作行为有着非线性的影响,即中等水平的基本需求量在中等程度的奖励强度下相对不利于合作。同时,奖励强度对资源的维持也有着非线性的影响,即中等程度的奖励强度在较低水平的基本需求量下可使得资源得到相对最有效的累积。进一步地,合作与资源维持的最佳资源分配方案是低水平的基本需求量和中等程度的奖励强度。此外,当协同效率较低时,资源分配对合作演化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因而,举报与监督机制的引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困境,而且还可使得资源分配恢复其对合作与资源的有效维持作用。特别地,中等程度的奖励强度和低水平的基本需求量可为举报与监督机制在合作与资源的维持作用上提供最佳的资源分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