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除草剂唑酮草酯立体选择性降解、活性和生物毒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农药对映体在生物体或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应用传统的风险评估手段对手性农药进行风险评估、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在对映体水平上研究手性农药的立体选择性行为是农药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关注热点。本论文建立了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和检测的LC-MS/MS分析方法,开展了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小麦、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研究了唑酮草酯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探讨了唑酮草酯对映体对非靶标生物的立体选择性急性毒性差异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与手性固定相结合技术,对唑酮草酯及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的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手性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对映体手性拆分的LC-MS/MS仪器分析方法。选择以Superchiral S-AD-RH手性柱,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A相,含0.1%体积比的甲酸)和甲醇(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35℃,对映体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选择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MRM方式,获得质谱检测参数,唑酮草酯的定量离子对为m/z 429.05>412.00,定性离子对为m/z 429.05>346.00和m/z 429.05>366.00;唑酮草酸的定量离子对为m/z 401.00>383.90,定性离子对为m/z 401.00>365.90 和 m/z 401.00>345.85。(2)通过比较实际测定的圆二色光谱吸收谱图与计算的谱图,确定了唑酮草酯及代谢物唑酮草酸的绝对立体构型。(3)在QuEchERS方法基础上优化并建立了手性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在水稻植株、小麦植株、玉米植株、糙米、稻壳、麦粒、玉米籽粒和土壤中的LC-MS/MS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水和乙腈提取,选用PSA和GCB作为吸附剂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7.5%~102.8%、RSD为0.4%~10.7%,检测限为0.5-6.0μg kg-1、定量限为1.7-20μg kg-1;该方法能满足农产品和土壤环境样品中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水平上残留分析的要求,为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4)研究了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在小麦植株、玉米植株、水稻植株、小麦田土壤及室内好氧条件下三种土壤中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结果发现唑酮草酯对映体浓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代谢物唑酮草酸则均先增加后减少;在植株和土壤中唑酮草酯和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降解速率均较快、且土壤相对植株较缓慢。唑酮草酯对映体在小麦植株、玉米植株和水稻植株中存在较弱的选择性降解行为,EF值最大为0.571;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在植株中存在较明显的立体选择性降解现象,选择性强弱依次顺序为水稻植株(EF=0.754~0.854)>玉米植株(EF=0.520~0.684)>小麦植株(EF=0.333~0.379),水稻和玉米中S-(+)-唑酮草酸均被优先降解、造成R-(-)-唑酮草酸积累,而小麦植株则正好相反,R-(-)-唑酮草酸被优先降解。在小麦田土壤中唑酮草酯对映体的选择性降解现象较弱(EF=0.503~0.553);而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的降解具有较明显的立体选择性(EF=0.533~0.723),S-(+)-唑酮草酸被优先降解、导致R-(-)-唑酮草酸在小麦田土壤中富集。在室内好氧条件下,唑酮草酯及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在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安徽水稻土中降解均有较明显的立体选择性,而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立体选择性降解相对更强,唑酮草酯对映体的选择性强弱依次顺序为安徽水稻土(EF=0.513~0.667)>吉林黑土(EF=0.524~0.645)>江西红壤(EF=0.514~0.567),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的选择性顺序为吉林黑土(EF=0.675~0.801)>江西红壤(EF=0.638~0.764)>安徽水稻土(EF=0.642~0.748);在土壤中S-(+)-唑酮草酯和S-(+)-唑酮草酸均被被优先降解、造成R-(-)-唑酮草酯和R-(-)-唑酮草酸在土壤中富集累积。(5)采用玉米根长法,研究了除草剂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代谢物唑酮草酸对玉米根长生长抑制作用的相对毒力大于唑酮草酯;唑酮草酯及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体对玉米根长的抑制作用均存在一定的立体选择性差异,S-(+)-唑酮草酯的抑制作用最强、是R-(-)-唑酮草酯的2.04倍和Rac-唑酮草酯的1.1倍,而S-(+)-唑酮草酸的相对毒力为R-(-)-唑酮草酸的1.9倍,Rac-唑酮草酸的抑制作用最强,其相对毒力为S-(+)-唑酮草酸的1.5倍、R-(-)-唑酮草酸的2.9倍,代谢物唑酮草酸对映单体混合后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增强作用。通过同源模建和分子对接技术,考察了唑酮草酸与唑酮草酯对靶标蛋白之间不同的结合模式,结果发现,唑酮草酯和唑酮草酸S体活性均大于R体活性,从分子模拟的角度解释了唑酮草酯及其代谢物唑酮草酸的选择性生物活性差异的原因。(6)首次开展了唑酮草酯及其对映体对水生生物(羊角月牙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立体选择性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唑酮草酯及其对映体对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大小各不同,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羊角月牙藻>斑马鱼>大型溞;R-(-)-唑酮草酯和Rac-唑酮草酯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而S-(+)-唑酮草酯则为中毒;Rac-唑酮草酯、S-(+)-唑酮草酯和R-(-)-唑酮草酯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Rac-唑酮草酯、S-(+)-唑酮草酯和R-(-)-唑酮草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中毒。唑酮草酯及其对映体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具有较明显立体选择性,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R-(-)-唑酮草酯>Rac-唑酮酮草酯>S-(+)-唑酮草酯,R-(-)-唑酮酮草酯的急性毒性最强,毒性是S-(+)-唑酮草酯的5.0倍、Rac-唑酮草酯的2.8倍;而对大型潘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选择性差异不明显,唑酮草酯外消旋体对大型骚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最强,这可能与水生生物体细胞结构和体内蛋白质、酶等手性环境差异有关,其毒性效应差异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正>生长势弱,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造成这些病症的凶手,或许并不是肉眼能见的普通病虫害,而是被称作植株"隐形杀手"的线虫。数据显示,这种大小仅为0.04~1毫米的虫体,每年造
挫折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心理弹性的视角,探讨开展挫折教育的策略.通过帮助建立保护性系统,增强社会技能,发展优势特质,形成良好社会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应对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质联用法(ASE/SPE/GC-MS)测定稻谷中1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以乙腈为溶剂,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30 m L萃取池中,10.34 MPa压力、80℃条件下,
01M型自动变速器广泛用于大众公司生产的多款轿车上,具有较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乘坐舒适性。根据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提出了该型号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方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运动性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及非运动性症状包括感觉障碍、
分别以异丙醇铝和硝酸铝为铝源制备铝溶胶,并进一步制得铝系无机膜。对两种路线制备铝溶胶的工艺过程、溶胶性能及制得的铝系无机膜进行比较。
要说COSTCO(开市客)有多火?上海的大爷大妈最有发言权。全球第二大零售超市巨头美国COSTCO登陆上海之后就创下了“开门一小时,东西全抢光;停车三小时,结账两小时”的战绩,挤
<正>为了优化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此时,恰当的教学语言,就成为了英语教师常用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对不同基因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对431例乙型肝炎患者行基因分型和基因突变检测,根据用药分为干扰素组(n=216)和核苷类组(n=215),比较两组
<正>夏季天气炎热,因羊自身散热功能差,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中暑。羊中暑包括日射病、热射病等。治疗方法:一旦有羊发生中暑,应迅速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水浇淋羊的头部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