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苯及环已基苯过氧化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n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烷基苯氢过氧化物是许多重要化工过程的关键中间物原料,如异丙苯氢过氧化物是苯酚/丙酮过程的中间原料,环己基苯过氧化反应是苯酚/环己酮联产技术开发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异丙苯和环己基苯的液相无催化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氧化反应动力学规律,建立了主副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过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对于异丙苯氧化体系,通过实验考察了搅拌转速、碱性助剂种类及用量、尾氧浓度及氧分压、苯酚工艺中循环杂质、以及温度和引发剂对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优化条件:搅拌转速在1000rpm,添加0.0625wt%NaHCO3作为碱性助剂,尾氧浓度控制在3~5%,反应温度90~110℃,引发剂浓度5%~15%。并证明少量循环杂质异丙基环己烷对过氧化反应无影响。基于链式自由基反应机理建立了异丙苯的过氧化主副反应动力学模型。
  对于环己基苯氧化体系,针对氢过氧化物热稳定性差的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了所有的主副产物。在排除传质的条件下考察了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环己基苯液相过氧化的影响,发现环己基苯的转化率和环己基苯过氧化氢选择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但是过多的引发剂对反应并不能起到促进加速作用。分析了环己基苯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并构建出了相应的反应路径,采用经验模型建立了环己基苯液相过氧化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参数表明生成环己基苯过氧化氢的主反应过程是一个零级反应。
  通过计算优化了反应器操作方案和工艺条件,利用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氢过氧化物生产工艺中氧化工段流程,确定了氧化工段中各单元的工艺条件及流股参数,完成了物料平衡计算。
其他文献
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兴起,对数据处理硬件的速度、体积、功耗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受到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和冯·诺依曼架构瓶颈的制约,现有的CMOS硬件平台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这促使人们开始探索下一代的数据处理硬件。在新兴的数据处理硬件平台中,忆阻神经网络电路被认为是解决现有制约的最具潜力的硬件平台之一。因此,研究忆阻神经网络电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联想
人脸识别作为深度学习重要应用之一,在近几年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被广泛应用在视频监控、客流疏通、火车机场安检等领域。对人脸识别系统而言,人脸图像样本的采集是最基础的一环,但采集大量样本成本很高,且在护照和身份证信息核对等实际应用中,只能采集到的每个个体身份证上的人脸图像,这就产生了只有单张训练样本的单样本人脸识别。只利用一张训练样本在光照、表情、遮挡等约束条件以及无约束条件下识别出目标样本。由于类内变
学位
随着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表示学习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在本文中,关注两类常见数据的表示学习;图像数据和图结构数据。对于图像数据,首先针对一类特殊的图像数据;摄像头下的行人图像数据的表示学习,然后研究一般的图像数据的表示学习。对于图结构数据,重点研究时空图结构数据的表示学习及其应用。  在近几年内,已经有大量针对图像和图结构数据的表示学习研究,学习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是
学位
本论文从隧道围岩开挖前后弹性应变能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岩爆机理及评级。选用岩体局部能量释放率作为岩爆指标,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模拟计算了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岩爆现象。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和现场岩爆情况,得出不同岩爆烈度等级下局部能量释放率值的范围,以此进行岩爆能量评级。基于局部能量释放率指标,研究了初始地应力主应力方向、侧压力系数、粘聚力、内摩擦角、不同开挖进尺、与掌子面
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护技术,广泛用于崩塌、落石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护。耗能器是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起到耗散冲击能量的作用,并为其他系统构件提供过载保护。但被动柔性防护网布置在野外环境中,常年经受暴晒雨淋,在大气环境中系统构件容易发生腐蚀作用,导致力学性能劣化。尤其对于减压环这类塑性变形与摩擦混合型耗能器,目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急需研究:首先,腐蚀对减压环构件本身
学位
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决定了边坡工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何尽量减小因地质勘查及土工试验的局限性而引起力学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处理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的难点之一,因此对岩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以泸定电站泄洪洞出口边坡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调整参数取值。运用有限差
表面覆冰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在电能的供给和传输中,冰在线缆表面的形成和沉积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结冰会导致陆运、航运及铁路运输事故,影响飞机部分部件与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结冰还会严重降低冰箱和热交换器的性能。表面防覆冰策略的研究通常围绕超润湿性能展开,一般来说,超润湿防覆冰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表面粗糙结构和化学组成。表征防覆冰表面的理论基础是润湿性理论和经典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