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o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己经高度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虽然我们奋力追赶,但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旧很大。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我们如何完成工业化理应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还是一个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的,而且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因此,我将研究课题定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 本文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相关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的第一章考察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般理论。在这一章中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着重研究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基本涵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第二章研究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在这一章中主要对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工业化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了分析,借鉴了他们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正确而必然的。第三章剖析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一章中首先考察了中国的工业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化现存问题,最后谈到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第四章针对问题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从企业、人力资源、政府三个角度,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占有大量相关资料并且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在理论和实践政策方面有所创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新型工业化理论方面,首先,本文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质上来说,就是一条“工业信息化、工业绿色化和工业人本化完美结合的发展道路。”真正的新型工业化应该是“三化”的协调发展。另外,将工业化的特点简洁明了地概括为“工业信息化、工业绿色化和工业人本化”。最后,本文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非均衡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集群化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五大模式的结合。 2.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问题上,本文从哲学、经济、社会三个大的角度,全面论述了走这一道路的必然性。然后,具体的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业、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3.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问题上,本文并不局限于一般的思路,而是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的梯度性,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三个主体入手,分别对企业、人力资源、政府提出建议,力图比较完整地提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其他文献
主流货币理论把货币加入一般均衡模型的方法,是在完全的经济状态下引入摩擦,货币的引入可以消除或减少交易成本或信息费用。容易引起矛盾的一点是,交易成本说是在一般均衡模型当
本文对全球和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重心转向服务业的趋势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尝试解释为什么全球FDI会向服务部门转移,并根据这一思考,结合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选择的讨论,提出了
从硫磺/促进剂的不同配比及粘合体系等方面研究了影响钢帘网输送带中橡胶与镀铜钢丝粘合性能的基本配方,并进一步通过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来确定不溶性硫磺、RA-65及RK等关
如何采取措施既能有效支持企业发展,又合乎国际规则的规定,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考虑到国际通行做法和研究的现实意义,该文所述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集中在三个方面: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