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业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体育健身组织形式,因其提供便捷安全的健身服务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健身活动,并将其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商业健身业发展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规模到体系都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依托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蓬勃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商业健身业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问就形成庞大的商业健身市场,无论从其增长速度,还是其发展潜力都是中国体育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势力。据统计,在2000年到2005年国内健身俱乐部增长幅度达到37%,而2005年到2010年其增幅更是达到41%,中国健身俱乐部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从数量到种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2011年是国内商业健身行业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1月11日,国内商业健身业的标志性企业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突然宣布暂时停业,一时问在健身行业引起轩然大波。5月,武汉健身最大连锁品牌帕菲克集体关门停业。到7月中旬,中美合资的中体倍力俱乐部在北京下属的“阳光100”等两家健身中心接连宣布停业。由于青鸟健身和中体倍力在国内商业健身俱乐部行业中的实力和影响力,这两家俱乐部的停业事件震惊了整个商业健身业。虽然风波最后得以平息,但是消费者对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信心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们也深刻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动荡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商业健身业的发展,就行业内部而言,一味的扩张导致在一定范围内商业健身业供大于需,行业竞争激烈。新的形势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跑马圈地式扩大市场、争取新会员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策略不是商业健身业发展的长远之策。以提高服务质量,营造独特而又有生命力的健身俱乐部文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完善管理体系,拓展盈利手段等策略才是行业持久健康发展之道。2011年商业健身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为我们敲起了行业的警钟,如果所暴露的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首当其冲受到损失的是消费者和投资者,进而还会影响整个产业部门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来没有哪个行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发展不怕走弯路,可怕的是明知是弯路还要一直走下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