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清洁能源的开发也不断为大家所重视,风电产业在各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的机遇。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之下,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的风电产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障碍,首先风电装机容量与电网建设不相符,造成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的出现,其次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日趋饱和,我国的风电企业急需开辟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的风电市场。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支点国家,近年来加大力度引进国外资金和风能技术以对本国风能资源的开发。中哈风电产业合作迎来了良好的合作机遇。本文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合作可以采用的模式以及开展合作的途径,运用定量分析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进行风电产业合作的经济和环境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国内外包括风电产业国际合作在内的新能源合作的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梳理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的基础与两国风电产业合作的现状、前景,以及适合两国风电产业合作的模式和方式。其次,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两国风电产业合作的。再次,构造风电产业合作指数,以中哈两国GDP、中哈两国二氧化碳排放之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指数、国际能源价格,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哈风电产业合作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在对经济效应的分析中发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风电产业合作能够有效的促进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而目前双方的风电产业合作并不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分析原因是目前两国的风电产业合作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益来抵消我国对于风电产业发展所进行的研发投入,即两国目前的风电产业合作还没有充分挖掘其潜在的获利空间;在对环境效应的分析中发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展风电产业都能够起到减排的效果。最后,提出了中哈两国风电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