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贺岁片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意义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陆贺岁片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已从最初的喜剧“类型片”概念演变成“档期”意义上的市场操作概念。纵观其发展历程,它为我国电影市场的振兴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作为一种相对成功的范例,也将对国产影片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启示,因此对大陆贺岁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美学特征、文化意义,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观照和研究,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这诸多方面的考察,找到大陆贺岁片比较合理的发展路径。  大陆贺岁片之所以能够获得到大众的亲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标识。不仅在于其承担特定档期内的娱乐宣泄功能,而且在于其符合大众鉴赏模式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特征--以审美方式呈现的喜剧性、与大众消费文化心理深度契合的通俗性、商业美学味十足的艺术性。  在中国“娱乐狂欢”大众文化语境下,大陆贺岁片主要通过选择镜像和语言的双重“平民路线”,一方面满足当下大众对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实现其艺术追求。在大陆贺岁影片发展过程中,其中很多渗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元素,充满对主流统治话语的调侃和消解,部分影片则体现着对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经典教义、价值观念的现代阐释,这说明贺岁片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在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虽然大陆贺岁片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其发展路径仍有待探索,但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推动下,贺岁片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提高,它在促进“贺岁文化”发展和新民俗的诞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结果补语是汉语语法的一大特色,日语中没有“结果补语”的概念。但是日语动作结果的表达也有一些固定方式,如动词前加连用修饰语,“结果动词”,复合动词,动词中顿形后续动词,补助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