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新阶段,集体建设用地合理入市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在多地开展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这些试点形式、结果各不相同,这使得如何确定一个有效的框架来评价、分析这些政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情况做出分析,并最终为相关的制度设计提供建议。 论文开始对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现状、背景概况做了介绍,并提出了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之后通过对交易费用理论的拓展,构建了分析框架:首先是对阐述了对交易进行细分的必要和标准,然后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界定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各阶段的“交易”的交易属性和治理结构,再按照该理论的核心逻辑将不同的交易属性与治理结构进行匹配,并对特定的匹配对交易费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过程的交易费用与其经济收益联系起来,实现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设计及其结果的理解与解释。 在完成了理论分析之后,分别对集体建设用地间接和直接入市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重庆与德清的入市创新做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案例对之前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最后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结论并据此为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完善提供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