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林树木的生长受遗传特性、气候因子和培育措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树木生长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比较大;同时,树木生长不仅受到当年气候因子的影响,还会受到前一年、甚至前几年气候因子的影响。为了科学地培育和合理地经营人工林,必须掌握气候因子对人工林木材形成的影响规律。然而气候信号提取困难,另外长期、准确的气候数据不易获取,因此气候因子影响人工林树木生长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气候因子影响木材构造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气候因子的滞后效应与木材构造特征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以人工林大青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气候因子对人工林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的滞后影响。首先对人工林大青杨木材解剖特征和物理特征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剔除遗传因素、培育措施和立地条件的影响,建立主要受气候因子影响的各项指标的标准化指数。然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日照百分率、地面温度、最低地温和最高地温七种气候因子对人工林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的滞后影响。最后基于大青杨木材特征指数时间序列和对其滞后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时间序列建立了二元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气候因子对大青杨木材材质的径向变异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滞后期不完全相同。气候因子中,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对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的滞后影响最显著。6月的平均气温、3月的相对湿度、10月的降雨量、10月的日照百分率和9月的平均地温对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的滞后影响最大,其次是1月的最高地温和3月的平均气温。而生长轮宽度、早材导管壁腔比、早材导管直径、早材导管长宽比、晚材纤维壁厚、晚材纤维长度和导管组织比量受气候因子的滞后影响较弱。建立了大青杨木材特征指数时间序列与对其滞后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时间序列的二元向量白回归(VAR)模型,并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气候因子对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的滞后影响多呈震荡状态,最大正响应和最小负响应多出现在前九个滞后期内,而且滞后影响会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而逐渐消失。通过方差分解发现:气候因子对大青杨木材材质径向变异滞后影响的贡献率在24%-58%之间,6月平均气温对晚材纤维壁腔比的影响贡献率和1月最高地温对早材密度的影响贡献率最小,约为24%;10月降雨量对晚材导管壁腔比的影响贡献率最大,在58%左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指导人工林大青杨进行定向培育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